笔趣阁 > 未世俊豪 > 第三百一十六章:冰城雏形

第三百一十六章:冰城雏形


在审核方案时,米晓虹来了,她带来了一个新的设想。米晓虹说,我们开办滑雪场这么多年,对冰雪也有了点认识。银凤知道她所说的我们,就是她和那个老胡,无疑,这个设想就是胡敏英提出来的,不过这家伙不好意思亲自来,就派他老婆过来。

        米晓虹的设想是,冰城里所有的街道,都设计成漫坡,人站在上面就可以滑行前进。这种漫坡要连接到城市的每个地方,从哪里启程都是下坡路,都不必人迈步或助力。条件是,每个地方都要有一个提升的地方,施行引力暂缺,这样就可以不费力地跃上应有的高度,也就有了下降的空间。

        安东诺夫认为这是个极好的创意,这样一来,整个冰城就不必为了交通之事添加任何装置,一切都师法自然。

        为了更加直观,银凤要求技术人员,把未来的冰城制成模型,按一定比例尺微缩。米晓虹也就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干,整天围着巨大的模型盘转悠,越转悠,心潮就越是起伏不平,冰城的未来太诱人了。根据现有模型的样子,米晓虹初步估算了一下,需要移走的冰,占所有冰层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对她的阿拉伯半岛,将是个巨大的冷气装置,更何况,随着工程的细化,还将有新的被雕琢下来的冰,源源不断运往半岛哩。米晓虹要求她的技术团队过来几个人,和北极的人们接洽一下,把运送北极冰的时间和数量等细节定下来,免得气温变化过于剧烈,这种忽冷忽热的事,最好要压缩到最小化。

        经过一番认真的审核,冰城的总体方案定了下来。所谓总体方案,就是城市大致的样子,什么地方是楼房,什么地方是广场,什么地方是溜冰的滑道。这座整体是雕琢出来的城市,总体方案大致确定什么地方留下,什么地方挖掉。毫无疑问,被挖掉的是大部分,这些优质的冰块,瞬间就成了多余的,要被移走。

        米晓虹近水楼台,先给她的滑雪场移送了一批冰,把她的那些冰山加高加厚,比往常多了两三倍。但米晓虹移走的这座冰山,在陵兰小区的冰城,勉强能算做冰山一角吧,连显都不显。银凤催促她说,像你这样可是不行的,按这个进度,要到哪个驴年,我们的冰城才可以显出模样来呀?

        米晓虹说不用急,我在阿拉伯半岛早就物色好了一块地方,是个盆地,说不定这些冰运过去,就可造就一个新的湖泊哩。银凤说那是你的事,我只要求你快点。米晓虹这边连忙答应着,那边就赶快催促她的团队,快些把地方腾出来。

        在半岛那边,情况并不像米晓虹说得那么轻松。这些冰移过去,要占很大一块地方,虽说现在那些地方仍是沙漠,可闲着没人管,一旦你想用它,就很麻烦,就马上出来一大群人管。更何况运过去的是冰,是很大一堆的冰。这些冰融化之时就将改变当地的气候,降低气温,这些冰融化之后,就将改变当地的生态,使干旱的沙漠变身泽国。这是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早有人提出异议,说我们习惯了干热的天气,我们宁愿过这样的日子。这也难怪,当地人的一切生活格局,都是以干旱和炎热为基准的。有考据说,半岛在遥远的古代,也曾是一片绿洲来着,但是那仅仅是传说,是纸上的的东西,不是现实。现实是人们从有记忆以来,就过着干旱和炎热的生活。米晓虹当初进驻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抱着保守治疗的方针,不进行大的改动,只是根据当地的要求,增添了一些水库与河流,局部地改变了一点生态环境。现在,要放置这么多的冰,就是个大动作了。

        为了稳妥,米晓虹去撒哈拉找了张磊,和他商议,先把冰放在他那座冰山上,在一点点地往半岛上挪移。张磊说没问题的,你随便吧。只是你不能顺手把我的冰也搬到你的半岛上去,我这里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立方的冰块都有用途。说好了,米晓虹就赶回北极,通知银凤可以整体搬移了。

        这是建设冰城工程的最大动作,相当于普通雕塑的初雕,把不用的部分去掉,使整个雕塑显现出大轮廓来。现场的壮观自不必说,整个操作过程,却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在实验室的大模型上,银凤实施了定向划线瞬间熔断术。这个施行在模型上的法术,在实地发生真正的作用。这是个十分直观的节目,模型上,随着温度的不断提升,模型的外轮廓线上,颜色由深逐渐变浅,由深红而朱红而桔黄而浅黄,最后闪出一道白光。

        白光的闪现,标志着冰冻百尺的陵兰冰城上,去留两部分的完全分离开。银凤在这一关键时刻里,对搬移部分实施了引力暂缺与定向漂移。监视大屏上显示,整个冰城就像被谁揭去了一个大盖子,一下子就显得眉目清晰,有鼻子有眼儿,而那顶巨大的,原来扣在上面的盖子,轻飘飘地升到半空之后,倏然消失了。

        相当顺利,实战告捷。北极委和北极商会的人都很激动,他们带上巨大的探照灯,赶往冰城去先睹为快。到了现场,场面更是震撼,虽说是初步的雕塑,却也把未来城市的样子展示在面前了。而且,这样子也唯其粗糙,才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一座楼房,现在只是一根矗立的冰柱,你想怎么雕刻它都行。北极主题公园就更能启发人的想象,这个公园中,北极的各种标志性动物,都有冰雕,现在,也都留下了巨大的冰块,作为雕塑的材料。围绕着这些冰块,专家和艺术家们展开了无穷无尽的话题,有人甚至操起随身带来的电钻电镐,当真地雕塑起来。

        安东诺夫连忙制止了这种提前爆发的热情,说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在大的方面检查,看整体效果,如果有明显的漏洞,现在采取措施补救,还来得及。至于雕塑嘛,有的是让你们施展的机会。

        经过一天的踏勘,找出几个地方,其中最大的遗漏,是当初李奇许诺的那个入海隧道没有挖。李奇可是打了赌的,安东诺夫说,他可不能说话不算哟。银凤说打赌是真的,可是你们还没等人家操作,就一窝蜂地跑到热带潇洒去了,怨不着人家李奇吧。安东诺夫说打赌只是个玩笑话吧,对你们的能力,我是充分相信。银凤说用不着你宽宏大量,这个赌现在仍然做数,由我替李奇完成它。

        安东诺夫知道在金凤阁里的事,银凤得到了李春的真传,掌握核心技术,却不知道银凤现在对这么复杂的操作,能掌握到什么程度。银凤也不和他争辩,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掌心屏,在上面划出了开挖入海隧道的位置,以及隧道的具体形状,就如此这般地重新操作了一遍,无非是划线熔断暂缺搬移之类。

        到了最后一道搬移程序,银凤要求人们到现场去观察。

        现场就是入海隧道的入口处,当然是临近海边的地方,这里被设计成一个游乐场,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天上地下的游乐之后,有一个过山车样的装置,把人们从百米高空速降到地面并进而直接钻入海底。所以这个隧道是以缓坡形式出现的。人们到达现场后,就见这里的冰层已经有了松动,从地底下,正有一根直径十几米的圆柱型物体,缓缓升出来,它沿着斜向慢慢升上天空,开始时出来的是透明的冰,后来就是坚实的岩石了。

        这个过程十分缓慢,持续了有十多分钟,一根粗大的圆柱体,横空出世,像是大地拉出的一根硬屎,给人以十分不雅的联想。隧道设计长度为三百米,足够的缓坡。所以,这根大地拉出的屎在三百米长度上,与大地脱离的连接,悬浮在半空中。

        这根硬石柱子,事先没有商量好安放在哪里,银凤不敢怠慢,赶紧和张磊联络,问能不能就放在那座冰山旁边,张磊也不好回答,银凤说你快着点,我这暂缺术是有时间的,不可以长时间悬浮在半空。张磊说那就先放我这儿吧。银凤连忙定向漂移,大石头柱子这才从人们头顶上消失。所有的人都紧张出一身汗来。

        隧道就这么开挖成功了。人们要进去体验一把。银凤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一进去就钻进了北冰洋,要有专门的设备。人们听了不禁咋舌,这是明摆的,谁都有过体会。稍候片刻,商会的人们拿来的专用的装备,就是全密封的潜水器。坐进潜水器后,启动开关,顺着刚刚挖出的缓坡,就以加速度,飞快地钻进了冰冷漆黑的北冰洋底。

        ;

        ~~b~~


  (https://www.7722wx.com/html/27995/125919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