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未世俊豪 > 第四百零六章:柳暗花明

第四百零六章:柳暗花明


从栗娟处回来,耀明做了一番思想准备,要找李春认真谈一些事了,他说:爸,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你怎么看?李春被耀明问愣了:她呀,她可能是受了点刺激,也不妨说,有点走火入魔。

        耀明摇了摇头:爸,我不这么看,我觉得,这是上天或大地在向我们召唤,是给我们的传承研究指路。

        啊?

        李春被儿子的话震惊了。自从耀明进入李春的事业中来,父子二人还没有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地坐下来谈事情。通常的情况,都是李春吩咐下去一些事,耀明就按照去做。李春对这个儿子并不十分看好,总感觉他有点木讷,有点肉头,不似耀星那样,领袖气质十足。自从传承的研究开始以来,耀明在事实上掌管着这一摊子事,李春有意考验他一下,看看这个孩子的水有多么深。

        这一段,自从染色体的大图画出来之后,研究就处于停顿,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成果更不用提。这是个十分恼人的状况,谁都不说什么,可是,每个人都在上火,因为,如果就这样了,就只有一个出路:完蛋。李春也在上火,他不为别的,为的就是耀明。这段时间以来,李春就发现这个耀明,好像是个三锥子扎不出血的货色,面对毫无进展的研究,既不着急,也不上火,也不找人商量,也不向父母诉苦,天哪,他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个倒霉孩子,不是天才就是蠢才,起码,不是个省油的灯。

        今天耀明主动找上门来,和自己谈这个事,李春心里就一亮,他期待着耀明有上佳的表现,比起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更甚一筹。李春用鼓励的口吻说:你说下去。

        从父亲的态度上,耀明增添了信心,他继续说:目前我们研究的结果,对传承都不利,就拿我们二人来说,爸,我自我认为,我至少有十几个地方像您,比如,鼻子耳朵和嘴的形状,脑门的宽度,走路的样子,说话的音色音质,就连打喷嚏的习惯动作和声音,都与您如出一辙。

        哈哈哈。李春开怀大笑。听儿子如是说,李春心里十分舒畅。这种话从儿子口中说出来,让做父亲的从心眼里往外高兴。其实,就是这些相似之处,李春何尝不清楚哩,在耀明刚刚出生之时,李春在医院里抱着他,就对这些相似之处,反反复复地臭美过千百遍了。以后,他也和金凤多次拿这个说事。金凤说: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是你的种儿,能做出这个样子来吗?

        好好,我承认。我承认。李春连声说好,这在李春听汇报的历史上,是极其少有的。耀明也笑了,但笑得有些勉强,他接着说:这说明,我们这些儿女在很多方面都遗传了父母的基因。说着,耀明又列举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比起父亲来,儿子在外貌上,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而女儿则更像父亲。这是个普遍现象。

        李春心里痛快。和儿子在一起,就是不一样,有种天然的乐趣在里面,同样的话,别人说出来,也就不过如此,经儿子说出,就透着亲切。

        可是。耀明话锋一转,进入正题:可是,父亲身上关键的两条基因,却没有遗传给我们任何一个兄弟姐妹。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李春不笑了,这个事实他十分清楚,也束手无策。李春没说话,他期待着耀明的下文。

        耀明不徐不急地说:从现象看,这已成了铁一般的现实,不能改变了。我想,就是现在我们有意识地去遗传给一个新生命,也不容易实现这种目标准确的传承。

        这话说得十分委婉,但李春完全理解这当什么讲,耀明是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使现在李春带着目标,再令一个女子怀孕,也难说就能把这两条关键的染色体遗传给后代。这其实也表明了耀明的一个态度,也不妨说是众弟兄和众夫人们的态度。无论事实还是态度,都对可能发生的以“广种博收”为形式的遗传,判了死刑。

        李春说是的,我也是这么看。

        得到父亲的这个承诺,耀明心里不禁也是一酸,父亲也不容易,他要传承春风的事业,又不能不照顾家庭成员的情绪。父亲作出这个抉择,也需要有相当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接下来,耀明阐述了当今生物遗传工程学的发达程度,这个发达程度,在古代的遗传学是不可想象的,它的最精彩部分,就在于人们可以按照需要,集中他们认为优质的基因,让物种遗传给后代,而对人们认为可有可无,不太重要的基因,加以摒弃删除,而这种有选择的遗传,往往需要几代或十几代才能完成。

        李春听得有点头大,他让耀明讲得更清楚点。耀明说:就比如我们父子之间的遗传,如果想要把这两条染色体给我,就不能在一代完成,而是要上溯到前几代或十几代就要着手,在我们的老祖宗那时就开始有选择地进行。李春听明白了:你是说要回溯到历史中去开始我们之间的传承吗?耀明说正是这个构想。李春也是研究科学出身的,对这个想法颇为认同,儿子的一席话,使他脑洞大开,思维立时活跃起来。

        对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李春也有相当准确的了解。随着加速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时光倒转,已经变成了现实,在时空加速站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穿越回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里,体验一把过去的已经消逝的时光和生存空间。但是李春对这个游戏不太感兴趣,他认为这属于稍带变态色彩的消费,不好玩,也没有太多的乐趣,充其量也就是找个刺激。

        父子二人围绕这个穿越回历史的话题,说了很多,很投机,很入港。耀明对父亲的博学深感惊讶。之前,耀明对父亲的敬佩,多是由儿时和童年时期,父亲的威严延续而来,家庭的教育也无时不在告诉他,儿子应该尊重父亲。但这番平等的对话,却使这种尊重有了具象的载体。耀明想,父亲的成功不是凭空取得的,父亲的看似平静之中,其实蕴藏着无穷的动力。李春的情绪大好,多日来的愁云,随着这次谈话,一风吹散了。虽说这次耀明谈出来的,也仅仅是个设想,或是个思路,但这个设想或思路却明白无误地透露出,耀明是有头脑的,在春风的事业上,儿子不仅动了脑筋,而且颇有建树,他想到了老子没想到的,还有什么比这更令父亲满意呢?

        父子俩讨论的结果是,向历史要答案。既然定向遗传可以在几代或十几代之间实现,那么,就把着力点上溯到李春家族的几代或十几代。研究的方向是:第一要确定这个定向遗传的时间点,大致在李家祖上的几代;第二,派人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如何找到这个祖先;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找到祖先后,用什么办法对他的遗传基因加以调整,以确保到了李春这一代,能够把那两条关键的染色体遗传给耀明耀星他们这一代。

        三个课题都足够艰深,足够困难。但这毕竟是个方向,毕竟有了可操作性。李春感到,自己的儿子能把这个课题提出来,就足够称职,下面的工作,就交给那帮科学家们了,就要看他们是不是称职。

        你去吧,就按这个办。

        李春作了最后的表态,鼓励耀明放手去做。耀明得到父亲的鼓励,信心百倍。回到他的研修班后,召集专家们对这个设想展开论证,遗传学没的说,精英们都到了。时空穿越方面却是个空白,耀明马上就以春风集团的名义,向各有关研究单门发出了邀请信。春风的事,在当今是相当抢手的好事,谁都知道,一旦和春风集团扯上干系,就是财源滚滚,一辆天马行空是必须的,高于原单位五至七倍的工资也是必须的,此外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奖励,比如房子,比如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机会等等。

        因此,专家并不难请,很快就凑齐了三个课题组:第一组,确定祖先的年代。第二组,确定祖先是谁。第三组,如何给祖先上手段。

        听起来有点辱没祖先的意思,不过,祖先如果能对现实产生帮助作用,就是最好的祖先。祖先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存在,就只能存在于理论。而理论始终是灰白的。

        三个课题组各有悬赏。耀明卖了个关子,先不说,等有了成果,再给个意外的惊喜。

        一周之后,第一课题组首先传来佳音:初步判断,祖先要上溯到十五至二十代之间,最大的可能在十八代。因是初步判断,就尚须论证。但这个消息就像一针强心剂,令整个研修班都振作起来。

        ;

        ~~b~~


  (https://www.7722wx.com/html/27995/125920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