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烽火扬州路 > 第四十五回。高宗皇帝

第四十五回。高宗皇帝


呃…;”赵昚扭头看着辛弃疾,问他是否在此道出所为何事。辛弃疾摇头,示意要当面讲。

        “这件事必须要方面与父皇讲方可。”赵昚道。

        “哼!人来!送娘娘回宫。”高宗显然有些不悦了。紧接着,辛弃疾和赵昚便见到一位紫纱贵妇缓缓从殿内走了出来,两名宫女服侍左右,赵昚自然见过她,连忙躬身行礼道:“恭送飘雪娘娘回宫。”飘雪娘娘微微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在经过辛弃疾身旁时,向他瞥了一眼,忽然间浑身一震,脸色剧变,连忙走了过去。

        辛弃疾感到有异,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并不认识,也不加在意。然后便听得高宗皇帝唤道:“进来吧!”

        赵昚恭敬道:“多谢父皇。”然后便领着辛弃疾走进福宁殿。

        只见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陈设奢华,当中一张金色龙椅上端端正正坐着高宗皇帝,赵昚跪下行礼道:“父皇,昨日孩儿在城郊树林陡遇凶险,全赖这位辛弃疾兄弟舍身相救,孩儿这才捡回性命。”他这才发现辛弃疾仍然站立着,连忙拉拉他衣袖,示意他跪下行礼,辛弃疾毫不理会,一双锐利的眼睛紧紧看着眼前的宋高宗,只见面前是一个身材高瘦的老人,尽管是年纪老迈,但仍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王气,宋高宗见到来者竟然不下跪行礼,颇为不悦,也抬头去看辛弃疾。

        两人目光相接,似乎便迸射出火花,一边是当今大宋天子,一边是宋室正统继承人,宋高宗君临天下,气度不凡,目光自然而然咄咄逼人,平凡人与这种目光一接触难免会承受不住压力,但辛弃疾的目光中却似大海般深邃,深不可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宋高宗射出来的逼人目光竟然被深不可测的大海尽数淹没。而眼前此人身上更是散发出与自己相差无异甚至比自己更为强盛的王霸之气,一股试问天下,舍我其谁的宏伟气势油然而生。

        宋高宗简直看不透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对于他不向自己下跪的冒犯之罪毫不在乎。而是冷冷问道:“是你救了眘儿,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我都如你所愿。”

        辛弃疾淡淡道:“不必,举手之劳而已,更何况我想要的你未必愿意给。”

        “放肆!”宋高宗怒道。“我堂堂一国之君,有什么给不了你的!”

        “要是我说我想要你现在这个位置呢?”辛弃疾微微笑道。“什么!大胆!竟敢口出狂言!”宋高宗拍案而起道。赵昚吓得面无人色,哪里想得到辛弃疾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呢,连忙站起来制止他。

        辛弃疾浑然不顾,从怀内取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物体,慢慢打开,露出碧绿色的传国玉玺,辛弃疾虽一直带在身边,但直到此时才认真观察了这块传国玉玺,这块玉玺乃是由上等和田美玉雕刻而成,浑身晶莹剔透,上边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玉龙,下边是一个正方印章,底下刻着一个斗大的“赵”字!

        宋高宗一见玉玺脸色陡变,浑身一震,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指着玉玺问道:“此物你从何得来?”语气中充满心虚。辛弃疾昂然道:“我父亲便是你的兄长赵桓!”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宋高宗吓得讲不出话来,过了半响他才急道:“他回来了吗?他现在在哪?”

        “赵构,你为了争夺皇位,连自己父亲兄长都忍心不救,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该知足了吧!你看看你的江山,奸臣当道,朝廷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若再让你当下去,赵家的江山势必要毁在你手上!我别无他意,只要你退位让贤,让我拯救大宋,我可以不杀你,我还可以封你们父子俩一个官职,让你们安享晚年,但如若敢说半个不字,这就是你们的下场!”辛弃疾说罢右手一拍,只听得“啪”声巨响,一张造工精致的大理石方桌当即变成碎石,吓得赵构父子心惊胆战,若这一掌拍在自己头上那还有命么?

        au酷匠…i网首√)发

        赵构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便镇定下来了,他说道:“你既然是我兄长的儿子,那我就斗胆唤你一声侄儿了,弃疾侄儿,当年二圣被金狗所掳,我当时不在京城,我日夜兼程赶到开封,却终归晚了一步,父亲和兄长被掳去,我何尝不是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啊!后来逃出来的大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理由来劝我,我实在无法推辞这才勉为其难地当上这个帝位的啊!我没有一天不是想着二圣能够早日回来主持大局啊!无奈我提出任何条件,他们都不肯释放二圣!”说着说着居然还流出了眼泪。

        “是啊是啊,弃疾兄弟,父皇没有一天不是为了二圣的事忧愁的!”赵昚也插嘴说道。

        辛弃疾冷冷看着他们父子俩的假仁假义,心中更为厌恶,说道:“无论怎样,你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朝纲散漫,百姓苦不堪言,你万死莫赎!”宋高宗长叹一声道:“家将不家,国将不国,奸臣乱政,我实在愧对国家,愧对百姓,愧对二圣。”

        “这样说来,你是愿意把皇位让给我了?”辛弃疾喜道。“宋高宗沉默。哪有人愿意将皇位拱手相让的?

        辛弃疾看着眼前这个当今皇上,一国之君,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皱纹重重,身子瘦弱,除去皇帝这个身份,他也只不过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而已,正如现在的宋室江山,也如他一般,处于风雨飘摇当中,随时有可能轰然倒塌。这个国家需要年轻的领导者,需要新的活力,而自己,真的合适当这个皇帝么?

        诚然,自己满腹经纶济世之才,但自己俗务缠身,去金国救出祖父和父亲,还有寻找治愈身体先天顽疾的灵药,找到爷爷和两个哥哥…;…;等等等等还有很多事情自己要去做,况且当皇帝需要学会很多仪式、很多宫廷礼数,而自己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若是天天困在皇宫,那还不闷死!

        忽然间看到站在一边的赵昚,忽然间计上心头,一个扭转国家命途的大计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

        他对赵构说道:“你老了,该退位了,其实我也并非一定要做这个皇帝不可,”说到此处,看看宋高宗,只见他眼前一亮,他继续说道:“你就把皇位传给眘兄吧,他年纪轻,有魄力,精力旺盛,我也会辅助他治理国家的。你看这样好不好?”宋高宗不动声色地说道:“这事还得问问众大臣的意思方可决断。”

        辛弃疾眉头一皱,怒道:“如今奸臣把持朝政,我还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呢,你想问,到阴间去问他们吧!”宋高宗听到这话冷不忙全身一震。连忙道:“那便依你意思做便是。不过眘儿从未接触过国家大事,恐怕还没有那么快能够执掌朝政,我提议先给他三年适应期,三年之后等他完全执掌了朝政后再举行登基大礼这样可好?”

        辛弃疾点点头道:“你说的不无道理,那就就这样办吧,不过你们所有大事决策,算得经过我的决断方可执行。”“这个当然了!”宋高宗回答道。

        于是,宋高宗便逐步将国家朝政转到赵昚手中,被迫听从辛弃疾的建议,清理朝政毒瘤,将诸如张子颜等奸臣一概抄家问斩,张兴霸这个障碍消除后,辛阿三也得以与春花结成良缘,原左都侍郎杨荣无罪释放,更是加官进爵,一时间朝政清明,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而辛弃疾也让赵昚整顿兵马,储备粮草,以防金人大举来袭。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7722wx.com/html/29955/130487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