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定秦曲 > 第一一二章 大朝会(37)

第一一二章 大朝会(37)


  嬴秀下诏迎娶郭圣通,让包括王莽在内的人都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这些人他们自己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嬴秀独宠阴丽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眼下居然公开指名道姓迎娶一个女子,虽然在诏书上列出了嬴秀迎娶郭圣通为妃的原因,但是这么一种障眼法,无法隐瞒住太多的人。

  可以说,对于王莽等人而言,嬴秀的这次的举动必然会有其相当深远的意味。

  而在王莽在退朝之后返回自己的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了在他位于咸阳的府邸或者是他倚为心腹的朝臣进行商议。

  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嬴秀此举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是不代表他们所有人都无法猜测出嬴秀这种行动有可能牵涉到的方方面面。

  其中,甄丰就对王莽说出了一句话:“根据职下所得知的事情,那就是郭圣通的父亲是已故的清河太守郭昌,而其舅父则是景皇帝初期的孔琇国尉之后,眼下则是担任赵郡郡守,陛下此举恐怕是打算对大人以及王氏家族动手了。”

  听到了甄丰的推断,王莽则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仅仅凭借一个郡尉就想对付王家跟我王某,陛下也太过理所当然了。很明显,以陛下的能耐,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不会发生。”

  王莽说出来的这句话,让甄丰以及其他认为甄丰这个推测相当有道理的人员都不禁沉默下来。因为正如王莽所言,很大程度上已经几乎控制赵郡的王氏家族,仅凭一个无法调动太多兵力的郡尉,就想对付王家,嬴秀的算盘不可能打得太响。毕竟就算是仅凭一个郡尉就想对付王家,嬴秀都得掂量这个郡尉有没有这么一个能耐才行。

  王莽并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仅仅凭借一个赵郡郡尉确实无法动摇在赵郡一带根深蒂固的王氏家族,而且王莽的自信不无道理,因为这个郡尉孔晏即使是想要协助嬴秀谋取更大的利益,那么其必然会尝试到什么叫**飞蛋打的惨痛滋味。

  但是王莽这个时候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掌握的一个王氏家族的旁系子弟因为看上了蓟县张家的嫡亲小姐,希望迎娶其为妾室,并且不顾及蓟县张家的能力,就对蓟县张家下达了通牒,希望蓟县张家能够将这个张小姐送到他家的同时,更加是狮子开大口,希望蓟县张家能够为这一次婚姻提供更多的嫁妆。

  这么一个要求自然是无法得到蓟县张家的现任家主张洪的答应,随后,张洪让其子张虎带人将这个王氏家族的子弟直接打走之后,则是迅速派遣麾下的骑士前往其他张家的所在地。

  这也就是张渊将这次事情视为王氏家族獠牙毕露的一次行动,并且下定决心对王氏家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打击。

  ……

  王氏家族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病死之后,其在朝堂的声威虽然表面上更加显赫,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张渊这样的老狐狸,很清楚王莽的手段并不如王凤。因为王莽是一个更加讲求虚名,甚至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

  王凤招揽人员,更加讲求的是对方的能力,而王莽则是相反,只要有一定名声的人,王莽都希望将其收揽在麾下,听从他的命令以及指使。

  很明显,王莽的这样的收揽人员的方式,同样是收取了不少跟他一样,都算得上是沽名钓誉之辈。

  因为这些人,若是论能力,只有少部分能够称得上是人才,其他大部分,更加是碌碌无为之辈。

  因为真正有一定才能的人,还真的没有几个会接受王莽的这种利诱方式而投效到王氏家族当中。

  而王莽自己都没有想到,因为自己印象不深的一个旁系子弟的作死行为,激怒了天下的张嘉师分支以及张嘉师的直系血脉之一的咸阳张家,才会成为真正埋葬王氏家族的一切的最根本事实。

  在张渊与嬴秀等人的商议当中,嬴秀的立妃仪式可以确定在大朝会的前夕或者说大朝会之后的假期结束之后。

  因为从来没有皇帝,就算是秦王,都会在大朝会上宣布册立妃子。嬴秀自然也不希望因为这样而落下无谓的骂名。

  所以在再三思考之后,嬴秀决定在大朝会之前的数日,正式册立郭圣通为妃子。

  这也就是嬴秀的册立郭圣通为妃子的诏书让“朝堂哗然”的原因所在。因为在大秦帝国当中,亦或者是说很多时候的中国封建王朝,妃子不是说有多少就能够册封多少的。

  后世所谓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更多就是一些小说家的幻想而已。

  ……………………………………………………分割线……………………………………

  后宫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后宫的女性。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古人常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众。

  但是么,毫无疑问的是,这所谓的“后宫佳丽三千人”能够成为妃子的人,寥寥无几。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这也就是说若是将周朝时期的夫人当做妃子,那么周朝时期的妃子名额只有三人。而后世所认为的商纣王所宠爱的苏妲己,很有可能只是夫人一级。

  而夏朝的妹喜,则是在《竹书纪年》以及《史记》当中,清楚的描述为王后。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然而始皇帝并没有记载其有皇后,而胡亥以及嬴子婴同样也是如此。当然,相比起前两任皇帝,作为苦逼的嬴子婴毫无疑问应该来不及册立皇后而非其不想册立皇后。

  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应该毫无疑问就是吕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总体而言,西汉后期的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这里的司马门是指皇帝陵寝的外门到内门之间的区域。)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其中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东汉,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郭圣通在被废去皇后位置之后,则是成为了刘秀的贵人,而包括最后一位为刘秀生下孩子的许美人,刘秀在这方面的后宫数量可以说甚至比起汉文帝刘恒还要少一些。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继位后,置有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婕妤,十二员。正三品。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宝林:二十员,正五品。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籥。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唐承隋制,有: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芳仪六人。正二品。美人四人。为正三品。才人七人。为正四品。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元朝时,后宫位号简单朴素,只设有皇后、妃、嫔三等,但人数不定。虽然位号很少,但这不代表后宫人数也简单,元朝后宫以“斡儿垛”来区分后妃的地位,斡儿垛是宫帐的意思,一座宫帐里面可能同时住着好几位皇后和嫔妃,而在众多宫帐中,以第一宫帐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后宫无嫔的封号。自后妃下,杂置诸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诸位号。

  明英宗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效仿古礼为九嫔之选,将方氏(孝烈方皇后)、郑氏、王氏、阎氏(阎贵妃)、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孝恪杜太后)同册为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册黄金涂,视皇后减五分之一。帝衮冕告太庙。还服皮弁,御华盖殿传制,遣大臣行册礼。册封之后,嫔跟从皇后到奉先殿朝拜。典礼完成后,帝服皮弁,接受百官的朝贺,册嫔的礼仪就此形成。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但是这样的制度因为建议无法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人数不定。皇后居中宫,嫔妃居东、西十二宫。

  ……

  而由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到,所谓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许是不少皇帝的美梦,但是么,只要不是这个皇帝脑袋发昏的话,一个皇帝的高级嫔妃人选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人。

  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嫔妃的地位不仅仅是身份的荣誉,同样还有皇家的相应支出。若是每个脑袋正常的皇帝都这么玩,就以西汉时期的后妃俸禄计算,“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一个皇帝想要真的玩后宫,还真的看他的钱包有没有这么多钱。

  毕竟哪怕是汉武帝,对于其宠爱过的人员而言,基本也就是最多只有美人称号,比如说汉武帝几个皇子的生母,最为著名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她的封号正如其称呼那样,也就是只有一个美人称号。

  ……

  而这个时期的大秦帝国,虽然在张嘉师的影响下,嬴珣在大婚之后同样也设立了妃以及嫔两个在夫人级别以上的妃妾位置,但是嬴珣在妃子的定额是三人,封号没有进行固定,而嫔则是增加到九人,余者则是按照之前的情况,统称夫人。

  在嬴秀登基之后,朝堂也不是没有提议过嬴秀充实后宫,但是嬴秀婉拒了这样的建议。而在这么一个时候,嬴秀提出了在大朝会之前迎娶郭圣通为自己的妃子,可以说真的让很多人都看不懂嬴秀到底打什么算盘。


  (https://www.7722wx.com/html/5229/44100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