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演习 > 第十四章 致命的缺陷

第十四章 致命的缺陷


&1t;/p>

        “砰——”的一声,枪响了。犹如在平静的湖里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1t;/p>

        “哪里在响枪?”丁小槐一下子从床上翻落下来,成卧倒射击姿势。做为岛上蓝军预备队的队长,丁小槐对枪声再熟悉不过了,刚才打的明明是实弹啊,怎么办,这可怎么办?&1t;/p>

        作为蓝军预备队的队长,丁小槐当然有临机决断之权。他完全可以立即派出侦查部队,以察明情况,然后再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此时此刻的丁小槐,想的却是责任问题。用丁小槐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很多能人,官儿之所以做得不大,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不够傻。既然上头有领导顶着,自己为什么还要拿主意?就像现在的这种突状况,当然要由蓝军总指挥宋思明来做决断了。假如宋思明决断正确了,那自己有执行有力的功劳;假如宋思明决断错误了,那也是领导的错误,作为底层执行的部属,自己能有多大责任?&1t;/p>

        不要小看丁小槐的装傻哲学,它是很多人官运亨通的保证。想当年,丁小槐不过是蓝军一个小小的连长而已。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宋思明,刚上任蓝军总指挥的时候,很多人不同意他的那种军事改革方案,只有丁小槐,唯有丁小槐,全力地予以支持。无论会上讨论得多么激烈,也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宋思明的什么做法,丁小槐总是做支持宋思明的关键一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表决结束,宋思明都会特意地拍拍丁小槐的肩膀说:“嗯,不错不错,与领导配合默契,下次继续努力。”就这么奇迹般的,随着宋思明地位的稳固,丁小槐的官儿是越做越大,从步兵连长迅地提升为蓝军的预备队队长,副团职。而那个总提意见的池大为呢,从岛上蓝军的指挥员,平调为师部参谋。虽然那也是正团职,但一个不挂长的参谋,怎能与管一千多人的主官团长相提并论呢?&1t;/p>

        对丁小槐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信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类的鬼话,而是要尽快地请示汇报,必须地请示汇报。如果没有蓝军总指挥宋思明的命令,只要不是火烧眉毛了,丁小槐宁可什么也不做。于是丁小槐不断地与宋思明联系着,但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丁小槐不知道的是,李云龙早就对岛上蓝军的通信通道,实施了有效干扰。&1t;/p>

        原来上岸以后,李云龙通过从张参谋那里缴获的特殊通信仪器,启动了整个蓝军预警系统的自我检查程序。在预警系统的自我检查过程中,整个岛上蓝军与外界的通信通道,全都被数据冗余所堵塞,无法使用。虽然蓝军预警系统的自我检查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四个小时之后,通信还会恢复正常,但对以分秒计算的现代化战争而言,这段时间已经足够。&1t;/p>

        这些年来,李云龙一直在关注着我军和外军科研装备的展。他现B军区蓝军的科研工作存在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过于关注装备技战术指标的提高,而忽视了装备的稳定性等配套建设。这与蓝军总指挥宋思明的急功近利,与蓝军的评估机制,有直接的关联。因为装备的技战术指标的提高,有很强的“威慑力”,是直接可以作为晋升资本的东西,而稳定性之类的参数呢,谁看得到?比如说,宋思明对蓝军的某型地对舰导弹进行了研究,让导弹的射程增加了两倍,但稳定性却下降了一半。那在某些领导的眼里,宋思明的研究了不起呀,导弹的射程更远了,蓝军的作战半径更大啦,红军要更怕我们啦!他们会给宋思明开庆功会,表彰这项科研工作,但他们想不到的是,以前这种导弹的稳定性是1oo%,即所射的每一枚导弹,几乎都能成功地飞到预定位置,而现在的这种导弹,稳定性是5o%,即所射的所有导弹,只有一半能成功地飞到预定位置,其他的,不是射失败,就是中途脱离预定轨道。这在平时来讲,没有什么,这次射失败,下次再射嘛;但对战时而言,这是致命的软肋,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还有第二次射的机会。战争容不下花拳绣腿,战争容不下表面文章。&1t;/p>

        就像这次的特殊通信仪器,它是宋思明精心研制的结果。表面上看,它能够更快地出预警信息,只要轻按上面的红色按钮,就能立刻通知所有的蓝军部队。当然啦,它还有定时启动等诸多功能,好复杂好先进啊!但实际上呢?一旦有一台特殊通信仪器落入敌手,敌人就能轻易地让整个预警系统自检,而且最要命的,是在这接近四个小时的预警系统自检的时间里,所有的通信通道都无法使用。缺陷,致命的缺陷!&1t;/p>

        特殊通信仪器,就如同美军在越南战争初期所明的那种枪械一样,是注定要被实战淘汰的东西。美军初期所明的那种枪械,它既能射子弹,还能射火箭弹,甚至它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表面上的完美,取代不了实战中的缺陷。在越南战争中,这种枪械,总是不定时地卡壳,由此带来无数美军的倒霉与死亡。所以美军士兵在越南战场上,只要一见到ak47,就会立刻去抢,而丢弃自己手中的所谓的全能武器。虽然苏军研制的ak47只能射子弹,但它不卡壳啊!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不卡壳就是王道!&1t;/p>

        战场的情况反馈回去以后,美军的科研人员,马上根据实战的需要,对枪械进行改良。他们放弃了制造全能枪械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制造不卡壳的专用武器。所以后来美军士兵所使用的,要么是只射子弹的冲锋枪,要么是只射火箭弹的火箭筒,功能虽然单一,却几乎不再卡壳。美军以实战作为科研的衡量标准,脱离了实战的科研成果,可以马上抛弃,而B区的蓝军呢?  &1t;/p>

        应该说,李云龙这次的声东击西,既是对蓝军科研缺陷的披露,&1t;/p>

        也是对宋思明用人不当的嘲讽。宋思明是一个将才,他精研外军的战法,对高科技装备了如指掌;但宋思明不是一个帅才,在他的周围,多是些坚决服从的庸才,少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比如这个丁小槐,他总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宋思明的命令,而从不考虑这些命令的可执行性,从没有向宋思明提出过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意见建议。无论宋思明的命令有多么的愚蠢甚至错误,他都坚决地执行到底。宋思明重用这样的人,可这样的人真的值得重用吗?&1t;/p>

        所以,与其说这次声东击西的成功,是源于李云龙的睿智,不如说是源于宋思明用人的失误。丁小槐的苦等命令,错过了蓝军最佳的反击时机。郭靖所带领的部队,已经在大路,占据了有利位置。&1t;/p>

        “哒哒哒哒哒……”冲锋枪响彻整个大路。&1t;/p>

        ……&1t;/p>

        &1t;/p>


  (https://www.7722wx.com/html/57840/18550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