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家日月 > 第五十八章 谋划

第五十八章 谋划


  第二天,祥云岛上,于望正和刘巡检在漫步视察盐田的生产工作,这驻扎在祥云岛的队正紧紧的跟随在后,满脸的激动,平时难得见到于望大人,这回于望大人来视察工作,岂能不好好伺候?

  加上于望随身带来的亲卫,一伙人倒是前呼后拥,气派不小。而那些在盐田工作的盐户见到于望,纷纷欢喜的欢呼:“于望大人!于望大人!”于望则是温和微笑回应:“好!好!大家好!”得到于望回应的盐户们个个脸有喜色,自豪不已,纷纷干活更加起劲。

  祥云岛地势平坦,并没有什么高大的山丘遮人眼目,这海阔天空的,人们放眼望去,皆是心胸俱开。刘巡检一路啧啧赞叹不已,连呼神仙要地,这么好的海景,这么好的地方,以前他怎么就不知道呢?

  而现在出现在在刘巡检眼下的是一片片盐田。这些盐田由高到底,分成六层,一层层的盐田面积广大,盐田旁的盐堆积如山,一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颇为刺眼。看着那些忙忙碌碌的盐户在工作,在搬运,在储存。刘巡检手揪着自己的胡须,半天没动弹,吃惊的道:“莫非这些都是盐?”

  于望笑而不语,那旁边的队正则是低声的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原来这晒盐,在每天渤海的两次涨潮下,人们便打开早已经修建好的引水渠,引海水入蒸发池。海水经日晒风吹,当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盐户再引卤水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如此一套工序下来,每天引入的海水,在十二天后就可以正式产出盐。

  此种晒盐法,简单便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盐产出的成本简直微乎其微。而大明的盐价腾贵是不消多说的,大伙这眼前看到是盐山,其实换个说法就是金山银山!

  但是这晒盐也是靠天吃饭,于望早就派人找了当地的渔民仔细了解过当地气候。这整个渤海湾地区的盐场,在后世来说,所处地区是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尤其每年3至6月份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是海盐生产的黄金季节。而降水则多集中在7至8月份,这两个月是海盐生产的休闲季节。也就是说,祥云岛每年产盐的有效高峰时间为四个月,歇场两个月,剩下的月份虽然也出盐,但是产量急剧减少。

  但就算是如此,这祥云岛也是不得了!在于望不计成本的大规模建设盐田的投入下,眼前才区区两个月,就已经出产了近四十吨的盐,如果按每斤一钱银子的最低批发价算,这四十吨的盐就是八千俩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这还是今年刚刚起步,随着以后盐田的继续扩大,盐户晒盐的技术积累,这产量会是越来越大!平均每月从祥云岛上收获两万多俩银子,举手之劳尔!

  八万斤盐!刘巡检彻底震惊了,手里扯下了一把自己的胡须而不自知。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在盐田边还没有运走的盐山,呐呐的道:“老天!这简直,简直就是聚宝盆啊!望哥儿!你手里有了如此宝地,这辈子的发达富贵等闲尔!这个,这个,呵呵,亲伯也能沾点光不?······”

  “呵呵,亲伯!看您说的是什么话!这次让您过来看这盐田啊,就是和您共同发财的!眼下才不过刚起头,以后我相信,每月从这祥云岛收获两万两银子也是容易!”

  “两万俩?······”刘巡检已经痴呆了,只是不停的重复:“两万两?这,两万······”

  “亲伯!就算以后平均每月有两万两银子入账,这一年也不过是二十几万!我于望手下人马众多,屯田靡费巨大,练兵要大笔投入,这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况且,我大明两淮的大盐商,哪个不是身家几百万,上千万?这点小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呵呵!呵呵!”刘巡检终于定下神来,干涩的嘴巴犹如着火了一般,好奇的问道:“望哥儿这晒盐之法实在是神来之笔啊!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亲伯!这话您就说差了,这晒盐法我大明嘉靖年间,山东海丰盐场制盐就率先易煎为晒,这也不是秘密!只不过咱这大明啊,从来都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大部分盐场还是保持传统,始终是烧灶煮盐。就算那么一俩家用晒盐之法,这产量却是一直少的可怜!也好不了哪里去!”

  “呵呵!呵呵!咱这大明只要是和衙门沾边的产业,这个无能,还有那个你经常说的什么低效!这个自然不必提的了!”刘巡检对此感慨万分:既然有了这晒盐法,大明各处那些盐场的主事人为何不采用?要如何的无能才能把各处盐场产量做到如此的低?

  比如这晒盐法,大明其他人做的如何,自己不清楚。但是终归没有自己亲眼看到“盐山”来的震惊!不论什么事,让于望来做马上就会有让人惊掉下巴的效果。这种神奇,刘巡检找不到一点可以解释的缘由。他眼下心底嘀咕着也只好归之为“天命眷顾”的迷信说法。

  “亲伯!既然我们眼下有了自己的盐场,那么您率领的巡检司可是要大力打击各路私盐渠道!如此才能咱们独家贩卖,这财源才能滚滚而来啊!”

  “没说的!自己一家人当然力气使到一处去!”说到财源,刘巡检脑筋顿时活络了起来:“望哥儿,咱好歹在衙门混了这么多年,各方面消息也算是熟知,咱这大明产盐的情况我可是门清!”

  在他解说下,原来这大明主要的产盐地为长芦、两淮、两浙及河东。朝廷在这些地方都派遣有盐使使,专职管理盐政。那么此时明朝的盐产量如何呢,按朝廷现行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每年盐产量是6亿斤。

  朝廷规制,每引得税银6两6钱4分,那么六亿的产量,其中应得盐税白银1328万两白银,实际上每年朝廷只能收上来约十分之一,最多的时候只有250万两,盐税大量流失,这其中的缺额到哪里去了呢?除了各级官员的中饱私囊,就是各大盐商的偷税漏税,大发横财。

  于望想起了后世的记载,这些两淮大盐商,和江南大地主,大商贾们,一直官商勾结,上下其手,侵吞国家财产,组织海贸走私,个个家财巨万,富可敌国。平时他们酒肉笙歌,吃顿饭可以花上两三千俩银子,但对于朝廷的税务是一个铜板都不想交。

  他们动不动就组织商人罢shi,组织工场工人集合闹事,来要挟朝廷。而那些朝廷大员个个本身自己私下就搞了诸多产业,他们官就是商,商就是官!如此上下一体,这税务如何收得上来?

  万历爷为何历史上名声不好?是因为他大力征收全国各地的矿山,商业工场的税,由此触犯到了那些官商的利益,他们个个“口诛笔伐”,把万历爷骂成了处处“与民争利”横征暴敛的du夫!

  由此中国广大的人民,被这些腰缠万贯的少数人给“代表”了。再以后到了崇祯手里,国家财政窘迫,需要加税,直接就被这些官绅士大夫派发到天下普通自耕农头上。普通自耕农本来就贫困,天灾人祸之下,纷纷破产,没有活路,如此一来,怎能不造反?

  再到后来,满清铁骑南下,这些商贾巨富纷纷迎上去卖好,以为巴结上新朝廷,以后就会照样过上好日子,但是满清鞑子岂会和他们客气!屠刀之下,人头滚滚!巨万身家从此灰飞烟灭,一辈子蝇营狗苟的家产都成全了“我大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么简单的道理,可叹大明上下都被金钱迷了眼,没有人肯出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再说这盐价,各地有区别,眼下比如说山东,山东作为产盐地,盐巡检提供给批发商人的价格大概是一石一两到一两二钱之间,批发商人零售价格肯定要高几倍,甚至有高出十倍的。这指还是官盐,如果换了私盐,其中私盐少了官盐管理中收取的重税其中上下的层层盘剥,其中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三百,甚至更多!

  这就不难理解私盐屡禁不鲜的情况了!大明这走私私盐,在成化时就公然发展到武装走私,“结党朋,操利器,与官司捕役抗争夺利”。眼下敢造“遮洋大船,列械贩盐”者已非中小商人,而是富商巨贾、名门世族、军卫土豪组成的走私集团,给国家税收造成大量流失。

  同时,也不要以为私盐贩子没什么了不起的,贩夫走卒也出豪杰!元末起义军首领方国珍、张士诚等,都是由贩私盐而引发的造反者,当时这两人也是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争天下的主要对手!

  眼下,于望也要走贩卖私盐这条路,和那些贩私盐的集团有所同,又有所不同。虽然于望贩卖私盐也是给大明国朝造成巨大的税务流失,但是于望这些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钱全部用来发展民生,发展武备,用来巩固和发展汉家的江山,既然眼下大明朝廷做不到这点,那么于望另起炉灶,自己来做!

  在这里,刘巡检大大咧咧的说了:“只要从我手里出去的,都是官盐!哪来的私盐一说!”也是啊,这巡检官不大,但是手里的权利不小!只要每年孝敬好上司,打点好长芦盐运使,这黑的也能变成白的!

  这大明北地主要产盐地就是长芦盐场。这盐运司就是设立在河间府的长芦镇,紧邻天津卫。长芦盐场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它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共有二十个盐场。长芦盐场又分为南司、北司,南司有9场,北司有11场。

  在北司所属的永平府境内共有三个盐场。其中于望眼皮子底下就有石碑盐场,挨着马头营不远的又有一个滦州所属的柏各庄济民场,最后一个就是惠民场,所属永平府昌黎县。

  这昌黎县境内的盐场,于望现在手还伸不了那么长,但是自己身边的两个盐场,他绝对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如此一来,整个永平府内的三个盐场,于望就掌握了两个,这叫什么?这叫三分天下有其二,发展到将来,不要说区区一个滦州,就是控制住整个永平府的私盐销路也不在话下!

  刘巡检越是和于望讨论前景,越是兴奋的浑身发抖,说话也颤抖了:“望哥儿!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干下去,这金山银山也挡不住啊!!!”

  “呵呵!亲伯,这算什么!咱们好好合作,这以后前景是不用说的!”于望倒是神情自若,忽的又询问道:“说来我也好奇啊,亲伯您那巡检司平时是如何设卡?如何收税?这收上的税银又是如何分配的?”

  “这些喂不饱偏生又无能的兔崽子们!”说起这关卡,刘巡检气不打一处来,当下又是恨恨的解释巡检司的平时运作。

  这巡检司都有旧制度,在巡检权利范围内是处处设卡,处处收税。这收来的税钱呢,层层上缴,层层分成。比如说最底层的巡检“兵丁”刮来十文钱,就要交给头目八文,头目再上缴给刘巡检五文,如此上下层次分明,各自分赃,自成体系。

  只是层层上缴,根本形不成有效的监督制度,所以也就是层层克扣,层层隐瞒。刘巡检的手下是一盘散沙,都是一群地痞流氓,收刮来的大批的银钱被克扣贪墨。这是一种极无效率的“赚钱”方式。

  “亲伯!我倒有个建议!”听到这巡检司上下一笔烂账,于望也是摇头:“您手下的那批青皮无赖无用之极!不如全部遣散,重新招募良家子!这乐亭偌大一个县,召集个二三百人手,只要足粮足饷,还怕招不到人?”

  “您这巡检啊,说到底也是要有自己看家的人马!我于望可以暂时派出人马替你维持局面,但是能一直帮到你一世吗?所以,不如这样!巡检司重新招募的人马,可以派到我马头营,我于望给予培训!”

  “当然,这培训的费用,您这巡检司还是要自己出的!如此一来,这些培训出来的人马有我汉家军的五成,甚至三成的水平就可以出师了,这些出师的人马每月吃着您给的俸禄,再加上严整的军纪,从此就可以做为您的嫡系人马,这以后乐亭的天下,谁还可以撼的动您的位置?”

  “当然,这巡检司以后的制度得改改!首先这财务系统要公开,要请得力的账房做账,所有进项都不得截留,统一上交!巡检司上下每人都定下优额俸禄,干的好的每月可以额外发奖金,如有贪墨,一经查出,也要处以重罚!所谓赏罚分明,比你眼前这上下一笔糊涂账,一笔烂账要好的多!”

  “中!中!”刘巡检听的是眉开眼笑,他本来对于巡检司上下烂成一片的局面束手无策,在于望三言两语的指点下,顿时犹如眼前开了一扇窗户,大见光明!他在心底里唏嘘不已,不愧是望哥儿!干什么事情,在他手里都是举重若轻,轻而易举!还好,还好,自己作为于望的亲戚,这以后日子少不了发达的那一天!

  “还有,亲伯,以后我们光做私盐,就每年可以有大把的银子进项,巡检司那些关卡,对于普通平头百姓的收刮就免了罢!就当积积德!那些平头百姓本来就穷苦,哪来的油水?”

  “中!中!”

  “眼下咱巡检司主要职责是打击各路走私,大力贩卖自己私盐!嘿嘿,嘿嘿,等以后咱力量壮大了,什么王亲大公!什么朝廷要员!什么巨商大贾!凡是在我于望治理境内,想偷税漏税,门都没有,不服?就杀到他们心服!”

  “中!中!啊?望哥儿,这,这,这个有点不妥吧?······”


  (https://www.7722wx.com/html/6142/3487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