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家日月 > 第一九六章 围攻

第一九六章 围攻


  杨嗣昌看完了这两份文书后,凝了凝神,朗声道:

  “圣上!如今,天下连年大灾,国家财政枯竭,不易应付。地方官员们泄泄沓沓,徒尚空言,不务实际,一到紧急时候,便不能为君分忧,殊负圣意!如今既有卢督师总镇一边,SX宣大即稳如泰山!又有于望精忠报国,勇猛精进,缴纳朝廷税粮六万石,殊为大功也!”

  “臣以为,不论朝廷地方,俱为一体,文武官员,不宜异同。有功即赏,有过即罚,以昭陛下赏罚分明也。如此,国朝上下,人心振奋,人思进取,则大明中兴,可计日而待也!”

  杨嗣昌一来就是大赞卢象升和于望,开口就是要赏,同时小小的捧了皇帝一下,尤其是“大明中兴”四个字,简直是说到崇祯的心眼里去了!

  这下子说的崇祯是全身舒畅,仿佛刚刚享受过“三温暖”的顶级伺候,浑身上下十万八千个毛孔都舒张着,就透出一个字;“爽”!

  看着皇帝满面春风,频频点头。张至发等人又嫉妒又羡慕,真是这官儿人人会做,就是做的境界有所不同。为什么这个杨嗣昌说什么,皇帝都爱听呢?而自己只是那么稍微啰嗦了点,皇帝就是拉下脸不给自己面子?

  “先生,那么以你之意,又该如何赏法?”

  “当得布告天下,号天下以卢督师和于望以为式!卢督师,国之重臣,臣不敢妄议。于望,易而!既然屯田他称之为‘能’,当得予以擢拔官职,给与更大的官衔和荣耀,圣上恩泽一布,想来那于望敢不效死?如今一下县之地,他就能纳粮六万石,那么一州之地如何?一府之地又如何?”

  “先生此言大善!”崇祯频频点头,又是怦然心动,对啊!一个县给于望操持,他就能给朝廷纳粮六万石,那么给一个州,给一个府,岂不是说每年朝廷得到的更多?

  要知道,虽然崇祯作为一国至尊,其实真正的底子可谓概括为三个字“穷疯了”。这十年来,每天面对无数要钱要粮的文书,没有把他逼疯,也算是崇祯性格格外刚强了。

  “那么,依着先生之意,该赏给于望什么官职?”崇祯心里突然冒起一冲动,依着他的性格,如今的他对于望可谓是无比喜爱,同时也寄予了巨大的希望。

  “臣以为,当得擢拔越极使用,参将一职,于望大可当得!”杨嗣昌胸有成竹的提议,同时他快速了扫了同殿的那些大臣一眼。

  以杨嗣昌的谋算,他料得一下子提拔于望为参将,这些大臣是万万不干的,肯定会哗然异议,所以他以进为退,狮子大开口,先提参将,如果这些大臣反驳,那么降为游击,最后是守备,彼此都有让步,彼此都有面子。

  但是,不论这些大臣如何争议,这个于望的官是升定了,只是不知道到底能升几级?

  “参将啊?”崇祯听到先是觉得满意,但是又有点遗憾,其实依着他的性格,兴头来了后,就是一镇总兵也舍得给。没办法,这就是崇祯的性格。

  但是,这君臣一唱一和,吏部尚书程国祥首先就不干了。他狠狠的盯了杨嗣昌一眼,跳出来,大声道: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于祖制不合也!”

  吏部尚书,为明朝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平常负责掌管官员的任免、封赏、考核等,因为吏部又是居六部之首,所以吏部尚书又有天官、冢宰、太宰的雅称。

  眼下,见到杨嗣昌轻飘飘的一句话,圣上就要认可于望提拔为参将,这完全是撇开了自己,那么置于自己颜面于何地?吏部的权威可还在?作为尚书的他,当然要不遗余力的捍卫自己的权威。

  于是,他滔滔不绝得陈举朝廷制度,力求这次封赏于望的程序纳入自己的掌控中来。

  按着大明制度,国朝武将考核均为五年一考,第一步是由当地兵备道、分守道、分巡道的文职官员访查相关将官,开注武官揭帖,然后呈巡抚和巡按御史。第二步,总督、巡抚、巡按御史对呈报的武官揭帖进行集议,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考选结论,开注考选揭帖。第三步,将考选揭帖呈交兵部,第四步,兵部再度考核揭帖,最后呈交皇帝裁决。

  虽然最后这揭帖是呈到兵部手里,但是其中层层考核的官员莫不是自己掌控的文官序列。所以,这于望到底有什么功劳,可以升多少级的官,自己说了算。

  程国祥首先提出的就是,按照祖制,国朝武将均为五年一考,这个于望当了操守官才不过一年,离着考核的期限还早着呢!现在的情形,几乎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他的升迁问题。

  第二个,卫所纳粮,天经地义也!如果于望只是因为今年缴纳了六万石粮食,就超级擢拔,而且一下子就是提拔到参将的高度,这将置朝廷法度于何地?与卖官鬻爵又有何区别?

  如果这封赏诏令一下,天下骚动,也不知道会多了多少幸进之徒,妄图以粮买官,从此以后,国朝各地充斥满了这样的狼心狗行之官,朝尽兔头獐脑之人,离着朝纲崩坏也就不远了!

  最后,程国祥更是高声道:“陛下!此乃卖官鬻爵也!万万不可!莫忘了汉末天下崩坏乎?”

  好家伙,吏部尚书程国祥一出手就是不凡,抓住要害对着杨嗣昌就是痛击。把区区提拔一个操守官的小事上/纲/上/线,硬生生的说到“亡国/亡明”的地步。仿佛今天要是崇祯点头了,这江山社稷也不保了,这天下也该改姓了。

  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崇祯顿时脸色不好看起来。听着这老田的话,这于望缴纳税粮本就是应该的,如果提拔封赏了他,自己反而是汉末灵帝那样的昏君?

  难道说,像于望这样勇于国事的忠臣不得赏,反而要赏那些碌碌无为,整天躺在官位上吃喝享乐的庸官不成?

  王八蛋啊!真是王八蛋啊!想到此处,崇祯更是怒气勃发,咬着牙,脸色已经铁青。

  事情能演变到现在,其实这里面原因很简单,本来像火箭般提拔上来的杨嗣昌就遭人嫉恨,尤其是他得以圣上青睐,处处高人一等的待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有风声传出来,崇祯帝为了加强阁臣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欲打破明中叶以来从翰林中任用阁臣的制度,圣上要直接从六部,乃至地方大吏中选拔阁臣。

  这个杨嗣昌目前就是圣上的心目中人选,也就是说,作为外僚出身的杨嗣昌很快就要入阁了,从此以后,大家见了他都要尊称为“杨阁老”了!这让这些苦熬着翰林资历,红了眼要往内阁里钻的衮衮诸公,情何以堪?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痛恨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当然是那些摘果子的人!对于这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对于突然不讲规矩,忽然插队加塞的人,当得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再说了,这些大臣素常里就是暗地的较劲,眼下,在同个大殿里的人先前都是灰头土脸,此时杨嗣昌又得了圣上的欢心,这让这些大臣如何能忍受?

  本来呢,这些大臣还是同意将于望升职的。可是他们就是看不得杨嗣昌的春风得意,国之大臣么,应该有个坦荡的胸怀,为国家计,为江山计,都应该就事论事。

  现在别头一起,这些大臣完全就是以人论事了。

  看着老田重炮狂轰,礼部尚书姜逢元也不甘寂寞,总之,今天大伙的威风尽丧,说什么也不能让杨嗣昌得了风头。

  于是,他也跳了出来,又加了一个重磅,大声道:“圣上,莫忘了申甫前例乎!”

  听了此言,崇祯帝心里更是像被人用刀子捅了一下般,受伤的血淋淋一片。因为这可是崇祯帝为政的一个败笔,想想都不堪回首。

  申甫的事情是在崇祯二年发生的,当时后金兵入关劫掠,兵临京城。满朝大臣都是惊慌失措,而崇祯更是年少登基,举目彷徨,恰好此时有人推荐京师里的游方僧申甫有将才。

  于是崇祯帝立刻召见,这个紧要关头,还谈什么祖制不祖制的?而且这个招摇撞骗的和尚也颇有口才,吹得自己似乎是天兵天将,胸有十万雄兵,于是崇祯立刻破格提拔为他为副总兵,令其召募训练新军,以此对抗后金。

  事实证明,这个和尚完全就是废物,他组建的官军和后金兵一相逢,完全就是一触即溃,也造成了当时后金好一场大屠杀。面对这个结果,不仅当时满朝官员哗然,民间舆论也是汹涌,崇祯帝此举完全成了笑柄。

  今天礼部尚书姜逢元把这个拿来说事,不是揭崇祯的心底的伤疤么?

  看到大殿里的这些大臣越来越不像话,开始拿祖制说事也就罢了,这下子竟然赤/裸/裸/的攻击到皇帝身上,看着崇祯帝满脸乌云密布,马上就要雷霆大发。王承恩也急眼了,猛地站出来,呵斥道:

  “大胆!”

  此时本来还有户部尚书程国祥捏着拳头,也欲跳出去兴风作浪,突然遭到了王承恩的厉喝,顿时清醒过来。他不由暗暗叫苦,这个老姜攻击杨嗣昌也就罢了,这下子一忘形,居然牵扯到皇帝身上,这不是给自己找难堪么?

  “臣等有罪!”

  顿时,这几个人都醒悟了过来,惊吓的连忙伏地叩头。其中首辅张至发更是心中大骂:狗咬狗,一嘴毛!都不是一群好东西!

  本来作为旁观者的他,正看戏到热闹的时候,没想到还有了这么一出。作为内阁之首的他,不论朝廷那些高官出了什么差错,至少是他御下无能,有失察之罪,这个黑锅他不背,还让谁来背?

  在这场风波里,张至发打的主意就是隔岸观火,先让这些大臣自己掐架,等到不可收拾的时候,自己再出来和稀泥,也顺便张展内阁首辅的权威和风范。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打算可谓是彻底搞砸了!

  所以,在磕头的人里,就数他磕头的最响,声音也最大,连连自请罪罚。

  而对于忽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杨嗣昌也是心中大骂:干/你/娘/嘞!平时自己是不是表现的太软弱了?都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以前处处给这些同僚留有余地,换来的就是这个?

  当真是给脸不要脸,是可忍孰不可忍!杨嗣昌虽然此时心中已经是大怒,但是他城府颇深,在面子上却还是神色如常,一脸的唾沫自干的风范。


  (https://www.7722wx.com/html/6142/3487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