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师府小道士 > 第两百一十章 文云孙

第两百一十章 文云孙


  呵。
李倩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并没有,不仅如此她在这倭奴国还混的风生水起。”
“后世王禅派自己学生围剿过此处,以三千童男童女为血阵又将妲己驱至罪州。”
“武帝时期,那准提又与王云起牵线,王云起顺势收复此地并赐倭奴国王印绶“汉倭奴国王”金印。”
“青山城之战后倭奴国便被天庭协管,但这块封地灵力贫瘠,信徒低弱,逐渐也就被废弃。”
月老也是没想到这鸡肋之地颇有故事,只是他还是不解:
“那我们来此地?”
“等老骗子。”
说罢,李倩双手负后,站如月桂闭目闲情等待。
不久后。
一道涟漪缓缓出现,似是察觉到有不速之客月老下意识躲到李倩身后。
啊哈哈哈。
“九天玄女,老夫早便说过你与我西方有缘。”一道爽朗洪亮的声音响起。
哼。
李倩一声冷哼算是答了。
月老偷瞄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差点魂便丢了。
来人一共三人,一个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中年汉子,还有一个金发碧眼长的漂亮怪异的女人。
这两人月老都不相识,但中间那位才是正主。
白发苍苍,却是精神饱满,仙威自居,不怒于形。仍是手持拂尘,仙风道骨,凛然至极。
“罪神准提!”月老下意识张嘴道。
哦?
那被月老唤为罪神的准提扶着长须双眼冒着精光:“没想到还有一位。”
“妙哉,妙哉。”
“竟是月老上神。”
哗。
李倩一抬手挡住了准提探查的视线:
“今日前来并不是叙旧,我要知道如何收回自己魂魄。”
哦。
准提慈眉善目装作恍然大悟:
“魂魄拿不回来了。只需让你母亲....”
“若你还如此答非所问,那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李倩打断准提说话冷冰冰直视着他。
多年前,郑隐不顾两军交战闯入无妄海让她放自己去北方冰原一趟,作为回报郑隐说过准提用大推演术算出她会丧失一魂。
回报则是若推演成真,准提来给予她脱困之法。
只是今日这答案她并不满意。
因为为什么不去问母亲,那便是母亲若知道一定会杀了那小道士,而不是去开口让天帝归还自己的幽精。
看着李倩认真模样,准提也一改嬉闹之色,端庄态度说道:
“那便只有命运之枪。”
命运之枪,月老听到这几个字眼里都是精光。
传闻封神之战刺伤十二金仙准提,让他被迫逃亡到罪州的命运之枪啊。
“当年我交于王云起之后,王云起带着那柄枪便消失不见。他自己曾说是给了张秀秀。”
“但我知道,张秀秀将它给了张道陵,张道陵亲自将枪锻造两截,兄妹一人一抦。”
“无邪,花霁。”李倩将可能的答案说出来得到准提点头。
“只是据我所知,如今两柄剑分离开了。一抦落在北方冰原,另一抦那孩子交给了他妹妹。那女子如今已经消失几十年不见踪影。”
“我不在乎何时能得到这两柄剑,我只要知道是何物便可。”
只要知道办法,总有一天李倩相信自己能摆脱失去幽精的困境。
得到答案后,李倩也不无久留叙旧之意。
她转身带着月老离去:“你也不必觉得帮了我,我便会对你心慈手软。我们钱债两清,奉劝你快快离去此地。”
嘿。
望着李倩吃干抹净翻脸不认人的样子郑隐蹭的一下便要踏步出去,好在一旁准提伸手拦住。
直到李倩走后,郑隐才讪讪问道:“老爷子。咱们现在走还是等等?”
他还是不傻,知道这李倩向来心狠手辣决绝异常。
“等等....”准提不假思索。
在这里他能闻到中原飘来的灵气,那种感觉让他眼眶都在泛红。
只是很快,天空之上便金光灿灿,祥云一片。
天上整齐而庄严地排列着“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
全部是佛界顶级精英,至少上万之众。
领头者身坐宝莲,尖嘴缩腮,金睛火眼。
这一刻,郑隐终于明白老头子在等什么。
“悟空!”
准提期盼唤了一声,只是这一声唤来的是孙悟空缓缓起身,宝莲溃散化为一阵金光。
随后只见孙悟空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的宝相。
孙悟空穿好盔甲将金箍棒对着准提面无表情:“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娘们和这猴子……都不似个好人啊。”
郑隐都快要吐了,怎会有这般不讲情面的人。
好歹,好歹准提也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
而望着孙悟空眼中自始至终的空洞,准提摇了摇头,他眼眶红了,却只是对郑隐说道:
“走吧。”
他并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亲者为仇。
三人化为涟漪而去,天地间重新归为平静。
只有孙悟空久久没有离去……
无妄海遥远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大宋与蒙古之间的厮杀。
嘉熙二年刚升任京西湖北安抚制置使的孟珙积极谋求进兵,收复中路重镇襄阳府。
宋廷同意了他的计划。于是宋军在荆襄战场展开了反攻。
在孟珙的战略指授下,襄阳很快被收复。
孟珙以功再被授为枢密都承旨兼知鄂州,仍任制置使。
但是孟珙清楚,宋军之所以能够轻松收复襄阳,是因为蒙古对襄阳的轻视。蒙古擅长游牧,并不擅长守城。
于是在他进入襄阳之后,就马上给朝廷上表,认为“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精力,如护元气”,因此需要“甲兵十万”,以预先应对蒙军的进攻。
这份奏报传到朝廷,换来十分多猜忌。
朝廷之上争执颇多,观点无非便是赵彦呐之事后很多人害怕孟珙拥兵自重后拥立南阳书院小先生为王。
但此时孟珙的上司史嵩之,刚入朝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非常支持孟珙的工作。
一时间赵询举棋不定显得极为犹豫,此时一封没有署名信传来让赵询下定了决定,他同意孟珙拥兵十万甲。
随即命人回信过去汇报这个消息。
三清山。
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皙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的男孩收下书信匆匆忙忙走在栈道上。
他朝着万寿园而去,在那里他的老师在等着自己手中的书信。
“九师伯。”
三清山极大,弯弯绕绕一炷香还不见万寿园,但途径万笏朝天之时他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擦去脸上汗水恭恭敬敬对着上面一拜。
万笏朝天被他唤为九师伯的男人恩了一声算是应了,愁眉之间目光始终不离自己空荡荡棋盘。
他心里想着,怪哉怪哉。
这三清山只有两人不搭理他,一个是在暗室中的凝聚道心的大师伯,一个便是整天坐在万笏朝天上对着棋盘发呆的九师伯了。
心里思索着这两人,脚步也是逐渐加快。
许久后他来到万寿园推开一间屋子,在里面有一个白发苍苍穿一袭窄袖青蓝色道袍,手里拿着一把道家的拂尘龙须刘海的老者。
此刻他正在品读一本抱朴子。
男孩一进来毕恭毕敬将书信呈上:“老师,庙堂来信。”
一听庙堂来信,小道士放下书本将书信拿来拆开。
看完之后他哈哈大笑:“云孙,你觉得呢?”
“云孙不知,还请老师赐教。”云孙谦虚低头。
“这是讨好我这个老师啊。”小道士揉了揉云孙脑袋满是宠溺。
自这两年巴蜀之地京淮战乱频繁,上至天师府下至他几个学生都请求他来回三清山修养。
回到三清山后,葛洪师兄也在筹集他投胎转世的天材地宝,缺少几位,天地难寻。
他只能安心静养,这期间便遇上了文云孙这个孩子。
想来也是与这孩子有缘。
文氏本为巴蜀棉虒之人,当年棉虒发生暴乱后文氏便举家移居庐陵郡。
一家人供奉道教,多年来勤勉至三清山学宫。
在刚上山之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岳飞谥号有“忠”字,便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道:“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小道士恰巧在一边听闻十分赞赏,便询问道:“若有机会,你可愿如岳飞一般精忠报国。”
文云孙一句自然让小道士惜了爱才之心,更为之动容便是他讲出巴蜀死战不退曹友闻,以他当楷模。
那一刻小道士泪目了,只觉得这孩子可能是曹友闻转世。
他便当着文氏面询问愿不愿意将孩子托付给他这位南阳书院小先生。
小小年纪的文云孙自然不知道南阳书院,但其父母似乎是如雷贯耳当即下跪让孩子行了拜师礼。
自此,文云孙便一直呆在三清山由小道士授业。
几年时间,文云孙也是逐渐了解自己老师,也逐渐十分敬佩这位教出几位大将军的老师。
伴随着老师揉搓他沾满汗水的头发,文云孙小小年纪开悟道:“此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
小道士诶首而笑:“毕竟天底下哪个不惜命呢。”
“越是位高权重,越是惜命如金。”
周穆王,秦皇。
自古多得是天子想要寿与天齐。
文云孙点点头:“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镜花水月一场空。”


  (https://www.7722wx.com/html/73647/687966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