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庆余年 > 第七十六间 祝您飞黄腾达

第七十六间 祝您飞黄腾达


第七十六间    祝您飞黄腾达

        走出门外,范闲将手中那杯冷茶放下。

        哐当一声,茶杯准确无比搁在了案几上另一只茶杯之上,两杯相叠,并无多少残茶溢出。茶杯压在先前那只茶杯身上,只是一个很寻常随意的小动作。

        他下了楼梯与洪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两个人便离开了小楼,沿着寒气十足的宫中石道,往那方走去。

        待送范闲离开皇宫之后,洪竹绕过太极殿,穿了石弯门,去御书房覆命。一路上与见着的宫女开着玩笑,与小太监们说闹几句,说不出的快活。那些太监宫女心中也有些讶异,心想洪竹小公公自从在陛下身边之后,身份地位上去了,连带着心性也沉稳狠厉了几分,今天却是出了什么事,让他乐成了这样?

        眼瞧着御书房就在不远处,洪竹才醒过神来,知道自己表现的有些过头,赶紧住了脚,从道旁山石中抓了两捧雪,往脸上狠命擦了擦,硬生生将面部发热的肌肤冰凉下去,这才放下心来,轻咳了两声,学起了宫中太监祖宗洪老公公的作派,死沉着一张脸,推开了御书房的门。

        皇帝此时正与舒大学士在争论什么,声音极高,这位舒大学士也真是胆子大,当着皇帝的面也是寸步不让,只隐约听着是什么河道,挪款,户部之事。

        洪竹竖着耳朵,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心里却清楚能让舒大学士壮着胆子和陛下顶牛,究竟是为了何事。

        这冬天正是疏浚河道的良时,门下中书省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拟好了章程,只等户部筹好银两,便组织各地州县。广征民夫,修葺河道。但没料到户部最后硬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缺口太大,严重地拖延了修河的时辰。于是乎范尚书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不是陛下一力保着,怎么着那位尚书大人也要自请辞官才是。

        庆国正值盛世,国库却不能拿出足够多的银子!门下中书问户部,户部却是一问三不知。只说是宫中调用了。但宫中用项一向是从内库出……难道内库如今已经颓败到如此境地?内库之事,牵连着长公主,牵连着皇族的颜面,而且最近监察院又正在查崔氏,矛头直指内库,在这当儿上,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不好当面询问皇帝。

        于是乎,才有了舒大学士入宫之行。看来这君臣二人地交流并不怎么平和。

        皇帝咳了一声,隐约说到,范闲,江南,等几个模模糊糊的词语。舒大学士的脸色终于是好了些。似乎很相信范闲下江南后,能够将庆国的财政问题解决掉。

        老学士降了声音,面上却是忧色难去:“怕时间来不及,明年若再发大水。怎么办?江南事杂,范提司纵使才干过人,要想理清,只怕也要一年时间,就算明年上天眷顾,可后年呢?”

        皇帝笑了起来,安慰舒芜说道:“范闲过几天就动身了,应该来得及。”

        舒芜应了声。便笑眯眯退出了御书房。其实君臣二人都是老成持重之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范闲这么个小年轻去江南,就真的停止了担心?

        更何况舒学士争的根本不止明面上的这些东西。他身为如今朝中文官之首,需要陛下的一个表态,内库那边,到底怎么办,而更关键地是,在那两个传言相继出来之后。朝廷或者说宫城之中。对于范闲,到底是准备怎么处置?

        皇家玩神秘主义。对很多事情秘而不宣,朝廷里的官员系统却受不了这个,人心惶惶,总要求个准信。皇帝既然明说了范闲离开京都的日期,一来是宣布了内库治理一定会开始,而且会很强硬的开始,二来就是通过舒芜告诉朝中的官员们,范闲的身份之类暂告一段落,不管他究竟是谋逆然养神,脑中却在快速的旋转——之所以要对付离京都甚远的那名知州,是因为自己要卖小太监洪竹一个人情,一个天大的人情,一个洪竹将来一想起就必须要还的人情。

        如今在御书房做事地小太监洪竹是颖州人,原姓陈。被范闲整死地那名知州当年还是知县地时候。曾经因为某处山产,强行夺走了陈氏家族中地家业,偏生陈氏家族里很出了两名秀才,自然不依,翻山跃岭,跨府过州的打官司,更是声称要将这官司打到京都去。

        那名知县惊恐之下,狠下杀手。半夜里勾结着山贼。硬生生将陈氏大族给灭了门!

        那一夜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而洪竹与自己的兄弟当时还是小孩子,在山上玩耍后忘了回家。也算是命大,侥幸逃脱这椿惨事,兄弟二人也算聪明,连夜就翻山,一路乞讨到了山东路,再也不敢去衙门告状,只是艰苦万分地在人间挣扎活着,终有一日,兄弟二人熬不下去了,陈小弟,也就是如今的洪竹便练了神功,裆中带血投了宫中。

        入宫之后,陈小弟畏畏缩缩做人,被年长的太监欺负,被该死的老宫女掐屁股,屈辱之下更生恐惧,连自己的姓氏都不敢说。

        凑巧有一日,陈小弟挑水路过含光殿偏道,遇着了洪老太监在屋外睡觉养神,老太监身上只穿着许多年前地旧衣,没有穿宫衣。陈小弟没认出对方的身份来,看着那老太监靠着把破竹椅,脸边几只乌蝇飞着,便觉着这老太监怎么这般可怜?

        同是天涯沦落人,陈小弟此人却还有些热心肠,寻思自己左右无事,便回屋拿了把破蒲扇,开始为洪太监打扇赶蝇。

        等洪老太监醒来后,并没有如同话本里常见的场景那般,传小太监陈小弟无上神功,收他为小弟,在宫里横着走,四处吃香喝辣的。不过一扇之恩,洪老太监知道小太监没有姓氏,便只赠了他一个字。

        洪。

        又因为当时老太监正躺在竹椅之上,就随口让他叫竹,这,便是后来当红大太监洪竹姓名的来历。

        从那天之后,洪老太监再也没有管过洪竹死活,连话都没有再说过一句,即便洪竹到御书房后,寻着法子想巴结洪老太监,那老太监也都不再理会。

        但小太监毕竟有了名字,姓洪名竹。洪姓,在宫中就代表着不一般,而且洪老公公没有表示反对,渐渐地,开始有人传说,洪竹是洪老太监新收的干孙子,于是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相反还要巴结着他,有什么轻松体面的活儿求着让他去做。

        洪竹人又机灵,经历了童年惨事,心性也极沉稳,眼前又有这么多机会,加上老戴失势,宫中人事几番轮转,竟让这小太监福气大旺,直接进入了御书房,开始在陛下身边做事。

        这,便是所谓机缘了。

        见的多了,知道皇宫也就是这么一回事,知州不是什么大官,洪竹心里复仇地火焰便开始燃烧了起来,只是他毕竟年纪小,不懂门路,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着手,难道直接对陛下陈述自己的冤情?他可没那个胆子。

        恰在此时,上天送了一个人到他身前。

        马车颠了一下,范闲悠悠醒来,打了个呵欠,精神显得有些委顿。

        洪竹的事情,是被他套出来的,而后续的手段,也根本没有让洪竹知晓,只是默默地做成了这件事情,今天才告诉了对方。

        范闲清楚,以洪竹在宫中的发展趋势,观看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不过三年,这名小太监就一定会拥有相当的影响力,到时候他随便说句话,朝中六部多地是人来帮他卖命,帮他复仇,所以自己一定要抢在三年前便做了,而且做的干净利落,不要胁,不示恩,不留后患。

        这才是给人情的上等手段。

        死的知州是颍州知州,洪竹记册是胶州人,两地相隔极远,当年灭门之案过去太久,早就没有人记得了,范闲并不担心有人会猜到洪竹与这件事情的关系,这一点,他很小心,什么人都没有告诉。

        日后陛下就算查到颍州知州是非正常死亡,查到了是监察院动的手,范闲也能找到一竹筐的理由——只要和身边的人无关,和宫中要害无涉,区区一个知州地性命,在皇帝地眼中,总不是及自己儿子金贵的。

        他掀开马车车窗一角,眯眼看着身后已经极远极模糊地皇城角楼,祝福小太监同学能够在里面飞黄腾达。


  (https://www.7722wx.com/html/8246/48815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