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津门小面馆 >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香儿怎么跑了?”二丫急得不行,提起裙子就要往外追,却被她桃桃姐给扣住了。

        郁桃瞥了她一眼,“莫急,有缘终会回来的。现在你赶紧去把账本理一理,再不理我脑袋都要疼了。”

        将面馆升级到食肆,最大的挑战其实并不是菜品、人事的管理,而是这本账。

        如今郁家食肆还差个掌柜也差个账房,掌柜倒是有了眉目,是相熟的牙人帮忙找的,下旬便能从老家回来,可这账房一时半会却是找不到人。

        津门港本身就是商贾兴盛之地,这里账房不少,可也架不住这里的商行、货行众多,特别是开春之时海冰融化,北上的商人们早就将本地账房们一抢而空,偶有遗漏,那也是因着要价太高了。

        倒也不是郁桃思虑不周,她自打从泰山回来就开始找账房,可比二丫和她水平低的她又看不上,而手段老道的老账房她也请不起,人家也不想来这小饭馆做工。

        一来二去,此事就耽搁了下来。

        好在二丫回来之后就像开了窍一般,在算筹方面一点则通,就连庞夫子都夸了她好几次。

        而在记账这方面,二丫对郁桃简化的三联记账法也熟悉了起来,就在学习之余担起了记账的职责。

        可二丫毕竟年纪小,下学之后想的更多的是吃喝玩乐,一听要她记账还不给追香儿,这嘴巴就嘟了起来。

        “真是的好狠心的桃桃姐”,二丫一边嘟囔着一边慢吞吞地往明堂走,她倒不是只说香儿,而是看着跑掉的香儿,不知道怎地就想起了赵大哥。

        可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被“恐吓”过一次的二丫生怕自己再提兆麟就会被送去兆府,说完这句话就心虚地看了看郁桃,一溜烟儿跑去了明堂。

        郁桃当然能看出这小丫头的鬼心思,她却也没戳穿,而是走进了厨房,开始研制新菜。

        如今她的工作不再是守在厨房里面煮面,而是要对食肆的菜品和人员把关,津门港作为天下商贾汇集之处,美食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郁家食肆虽说在港口占据了有利地形,可若想要在津门美食界站稳脚跟,那只靠脆鱼这一样好东西可是不行的。

        转眼到了禁渔期,港口卖鱼的少了,长春楼等津门有名的馆子都受了影响,纷纷将自己的招牌海鱼下了架,转而做起了花宴。这也是老牌酒楼的传统,在禁渔期一般不售卖鲜鱼,而是趁此机会做些应季又文艺的花宴,招揽的是学子文人。

        郁家食肆的大厨原本也是要这么做的,打算以桃、杏为题做些菜肴糕点,却被郁桃给否了。郁桃很清楚,他们食肆在这津门港,面对的绝不是文人学子,而是商贾旅客,盲目跟着县里的老牌馆子走,坑的只能是自己。

        “王大厨”,郁桃对他倒是尊敬得很,端起他做的桃花肉丸笑着说道,“大厨,咱们小店最大的特点就是量足,您这桃花丸子做得倒是精致,可一碗若是几十个搁在一起,原本的意境可都没了。”

        王大厨被她的说法逗笑了,这桃花丸子是肉馅、马蹄混了茜草粉面做出来了,有鹌鹑蛋那么大,上面还嵌了桃花花瓣,应该是盛在小碗里,浇上清汤撒上花瓣,优雅地呈上去的。

        可若是按照郁娘子的说法,这一碗桃花丸倒不像是桃丸了,倒像是一锅烩蛋,王大厨笑得不行,挥挥手让徒弟将自己做的菜都端走了,“郁娘子,那您说怎么办?”

        郁桃狡黠一笑,“如今不是禁渔了么?我在禁渔前买了不少鱼,全都冻起来了!”

        她也是废了心思的,专门找了出海的大船,买了一船的鱼,如今都在自家宅子后的地窖里。

        “什么?!”王大厨很是惊讶,又立马犯了愁,“郁娘子,你,你这做事要跟我商量啊。买一船鱼是要做咸鱼吗?这马上天气就要热了,咱们就算是全腌成咸鱼,这,这也不好放啊,何况咸鱼怎么做啊?”

        郁桃挥挥手,“莫急莫急,我还买了两块冰,如今这些鱼好好的呢。”

        王大厨更是眼晕,这一船鱼虽说要一两百银子,可是,可是也没这冰值钱啊!他苦笑着说道,“郁娘子,您这,您这到底是有什么大计划,倒是跟小的通通气再做啊!”

        郁桃一看他这样就知道是误会了,“这两块冰倒是没有你想的贵,刚好赶上制冰鉴清理冰库,算是半买半送。”

        这事还得感谢洪七,是他使人给郁桃递的消息,才能这么便宜拿到两块冰,也是因为拿了两块冰,她才敢去买了一船鱼。

        郁桃还真是有计划,她今日也带了两条海鱼过来,打算跟王大厨商量一下该怎么做。

        这种冰鱼的口感肯定是比不上鲜鱼的,做不了清蒸,甚至连烩、煎也不太行,王大厨有些惆怅。

        郁桃却提了个法子,说是要用这些鱼制成鱼丸,或者说是形状特殊的鱼饼。

        王大厨听了她的想法就立马动手,将两条鱼交给小徒弟处理,自己则是打开了装满香料的橱柜,开始思考配料。

        郁桃则是从旁边的面馆舀了小半锅蔬菜清汤过来,笑着说道,“王大厨,今儿我就献丑了。”

        王大厨眼睛一亮,知道这渔娘子是不动手则以,动手就会拿出来好菜。

        老南瓜去皮切片放在蒸笼里蒸上一盅茶的功夫,拿出后放入油锅翻炒到成糊状,在加上蔬菜清汤熬煮到浓稠,金汤就成了。

        而旁边的小炖盅里面则是炖煮着她提前泡着的鱼胶,这零散的鱼胶不算值钱,可煮出来的汤汁和好鱼胶倒是差不多,而郁桃要的也就是这汤汁。

        将这汤汁和金汤混在一起,整个汤头就有了质感。

        王大厨用勺子稍稍一拉,就见原来有些粗糙的南瓜颗粒被胶质裹在里面,有些朴素的金黄色就转变成了亮晶晶的胶质,看上去很有质感也很高级,“不错。”

        郁桃笑了笑,将这汤放在了一旁温着,又拿起处理好的鱼,递给了王大厨,“这剁鱼蓉调味还是得您来。”

        王大厨哈哈大笑,也当仁不让,将鱼接了过来,也就是一把刀,直接将这鱼肉在案板上碾成了鱼蓉,鱼蓉里加上少许淀粉,两个蛋白,再加上一些马蹄粒和调味搅打上劲儿。

        “唉唉”,郁桃见王大厨习惯性地就将这鱼蓉抹在手上开始挤丸子,赶忙叫停,“这不做丸子。”

        “不做丸子?”王大厨手停了一下,就见郁桃将案板上抹了油,挖一勺鱼蓉抹上去,用一条特殊的铁尺抹来抹去又开始整形,很快就做出了两枚圆圆的铜钱。

        这铜钱的模样比着平日里他们用的可要大得多,也让王大厨来了兴趣,他从旁边取了个勺子,也开始做这铜钱鱼饼,而做好的鱼饼被放进了烧热的油中炸成了金黄色,又丢进了金汤中滚了滚。

        王大厨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还用剩下的鱼蓉捏了好几个元宝,也炸了放进了金汤锅里,惹的郁桃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锅金银满堂被分成了两小份,王大厨和郁娘子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调味。

        王大厨想了想,去面厨那边挖了一小勺骨汤,又往汤里面放了酱油和虾酱,主要突出的是这金汤鱼饼的鲜味,而郁桃则是拿了一个罐子出来,里面是腌制的剁椒。

        这种红彤彤的辣椒是吴娘子家那边的食材,这剁椒也是她捎过来的,郁桃挑了几个剁碎放进金汤里煮,想了想又放了姜丝进去,又加了些自己窝的酸菜丝,再调下咸淡就好了。

        王大厨比她技高一筹,用虾酱就将味道调好了,不过他在尝过郁桃所调的金汤后却是赞不绝口,“酸辣甜咸,真是浑然天成。”

        “哈哈”,郁桃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尝了尝王大厨调制的汤水后却有些惭愧,少许鸡汤和虾酱将这碗汤的鲜味全都激了出来,“您这才是妙手天成啊,这味道真棒。”

        王大厨正在收拾刚刚用过的锅碗,听得郁娘子这么说,转头过来呵呵一笑,“老身这都是经验,你小小年纪却能调出这样的味道,却是让我惊到了,这两种汤我会再调制试试,肯定给你交给个满意的金银满堂!”

        郁桃点了点头,“我这都是为了过几日的财神节,您再看着搭配几样,咱们啊,给码头的大伙儿都搏个好彩头。”

        津门港这边很是迷信,初五要送穷神,四月初七是每年第一个财神节,商行货行都会在门口挂一只美人风筝,因着这四月的财神节,迎的是范蠡这位商圣。

        郁桃第一次知道这风俗的时候调笑说津门港的人太八卦,可如今她却觉得大家开发得还不够。

        今年的财神节还没到,郁家食肆就早早地放出了消息,会在当日推出迎財宴,还会在门口发放酥饼,据说这酥饼是当年范蠡与西施初遇时吃过的。

        这故事是郁桃找才子现加工的,用的是现代小吃常用的乾隆下江南的套路,还提前找了茶馆先生在各处宣扬,终于在财神节这一日,郁家食肆一开门就迎了个满堂红!


  (https://www.7722wx.com/html/52487119/349383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