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永生之上 > 第一章 花溪村

第一章 花溪村


炎炎烈日之下,连绵的山峦也被太阳晒的软绵绵的,无力的趴伏在地面上。

        一条小溪边,几个穿着灰色麻布衣服的农妇正在溪边用一根木棍敲打拍洗着衣服。

        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牵着一头老迈的水牛在小溪边让牛喝水解解渴。

        “这天这么热,知了还有力气叫的这么欢。”少年擦了擦额头上流下的汗水,眯着眼小溪边树上的一只蝉道。

        “李二,又牵着你家的老牛来喝水啊,今天耕了几家的地”

        一名溪边清洗衣服的农妇扭头看向少年问道。

        “今天太热了,就耕了一家的地,我家老牛年龄大了受不了。”

        名叫李二的少年摸了摸头笑着回答道。

        农妇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今天太热了,我也得赶紧洗完衣服回家乘凉。”

        这时老牛也喝了一肚子水,李二牵着老牛就走。

        “二婶,你慢慢洗,我先走了。”

        农妇招了招手算是回复了,继续拍打清洗着衣服。

        李二到牛棚把牛拴住,回到了家中。

        还没走入家门口,就听到了客厅父母的对话。

        “我家李二也不小了,得给他去城里谋个差事,学门手艺,将来好娶个媳妇儿回来,不能在家总跟着我们,让他给别人家耕田。”

        李母嘴里絮絮叨叨的说着,面有忧色。

        李父抽着旱烟,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沉默着。

        “你说句话啊,老头子!”见李父没有做声,李母催促道。

        “等老二回来再说!”李父将手中的旱烟往椅子脚敲了敲,去掉了烟灰,沉声说道。

        听到此话,李母没有再做声,转身去厨房忙活着今天的午饭。

        李二听完父母的对话,心里十分的欣喜,他早就想去花溪村大山外的城里去看看了。

        李父口中的老二是李二的二叔李阳,李二听他爹说二叔是在城里做生意。

        李二上面还有个哥哥,小名李大,所以有李二小名就成了李二。

        李大就是李二的二叔给安排到了城里成为了一个鞋匠,每年过年回来一次,能带回来二两银子呢!

        装作没听到父母所说的话,李二回到了家中。

        “爹,今天张叔家的活干完了。”

        李父点点头道:“回房间歇息下,你娘做饭去了,待会儿过来吃午饭。”

        李二家有一头老牛帮村里人耕地多一份收入,算是花溪村中家境还算可以的,这都是有大哥李大的功劳和二叔的帮衬。

        李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

        房子是黄土烧制成砖做成的,日晒雨淋之下,墙壁上都裂开了几道缝。

        不止李二家如此,坐落在大山边的花溪村家家都是黄土筑的房子,纯天然材料。

        回到自己房间的李二躺在床上歇息,盯着屋顶的茅草,幻想着去城里的美好生活。

        李二是少年的小名,大名叫李青山,这么像模像样的大名,他父母可起不出来。

        这是他父亲用两个粗粮制成的窝头,求村里老韩叔给起的名字。

        老韩叔年轻时,曾经跟城里的有钱人当过几年的伴读书童,是村里唯一认识几个字的读书人,村里小孩子的名字,倒有一多半是他给起的。

        李青山一家四口,大哥在城里做事,他在家里给别人家耕地,家庭收入在花溪村中算上等,隔三差五也能吃上一顿肉。

        因此李青山的身子骨虽不强壮,但也不瘦弱,再加上他每天耕地,砍柴做些体力劳动,身材十分匀称,肌肉成线状,灵活而有力量。

        第二天,上山砍柴回来的李青山在大厅见到了二叔。

        当李青山见到穿着一身崭新的缎子衣服,胖胖的圆脸,留着一撮小胡子的二叔时,心里兴奋极了。

        不仅是因为昨天父母说的可以去城里,更是二叔从城里回来经常带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小玩意给他,因此李青山十分高兴二叔到来。

        在牛棚放好柴,李青山高兴的向二叔行了一礼,随后恭敬的站在一旁听二叔与父母聊天。

        二叔笑着摸了摸他嘴上的两片小胡子,夸奖着“青山真懂事”之类的话。

        这村里也只有二叔才会叫李二的大名李青山了。

        李母向李青山的二叔说出了让他带李二去城里谋个手艺事情,二叔却道,现在有个更好出路,送李青山去元阳门做内门弟子。

        李青山现在才知道,原来二叔在城里一家酒楼做掌柜的,而他所在的酒楼隶属于江湖门派“元阳门”所有。

        这个门派有内门和外门之分,二叔前不久正式成为了门派的外门弟子,有资格推荐十四到十六岁的少年去参加门派招收内门弟子的考验。

        二叔身体有碍,膝下没有子女,刚好李母一提李二的事,他想到了将侄子李二送去测验。

        一向老实巴交的李父,听到要把儿子送去自己只听过过,却不了解的江湖门派中,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拿起桌上的旱烟一边踱步,一边“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见大哥这个样子,二叔李阳又详细的向他抛出了元阳门的待遇。

        只要成为内门弟子,不仅可以吃好喝好,还可以习武练功,每个月更是有十两碎银供零花。

        即使没有成为内门弟子,也有机会成为外门弟子,像他一样为元阳门做事。

        当听到有可能每月有十两银子可拿,还有机会成为和二叔一样的体面人,李父终于拿定了主意,答应了下来。

        见大哥答应,李阳也是满脸微笑。侄子要是真在元阳门成为了内门弟子,不仅侄子前途无量,自己也有好处。

        “留下来吃饭吧,我去弄饭。”李母见李二的事安排妥当,要留二叔李阳吃午饭。

        二叔李阳忙摆手,称自己回去还有事,不留下吃饭了,再坐会儿就走。

        二叔临走前,说半个月后就来带青山走,在这期间给李青山多做点好吃的,给他补补身子,好应付考验。

        在一旁的李青山虽然不是很明白二叔说的什么门派,内门外门的,但是能够去城里,还有银子拿,他是听清楚了。

        一直以来去城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愿望眼见半个月后就能实现了,李青山头几个晚上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二叔在半个月后,准时的来到村中,来带李青山走了。

        临走前李父反复嘱咐李青山,做人要老实,遇事要忍让,别和其他人起争执,而李母则要他多注意身体,要吃好睡好,别太节约辛苦了自己。

        在马车上,看着父母渐渐模糊的身影,李青山咬紧了嘴唇,强忍着不让自己眼眶中的泪珠流出来。

        山里边的孩子从小独立成熟懂事的早,但他毕竟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少年。

        第一次出远门,离开父母,李青山的心中充满了离别之苦,以及对未来的彷徨。

        他年幼的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等挣到了大钱就马上赶回来,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李青山从未想到,此次出去后钱财的多少对他已失去了意义,他竟然走上了一条与凡人不同的仙业大道,走出了自己的修仙长生之路。


  (https://www.7722wx.com/html/69754681/343662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