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未世俊豪 > 第二百一十章:马拉松之旅

第二百一十章:马拉松之旅


第二天一大早,李春和彼得罗夫刚一离开,柳芭就把乌里扬诺夫叫过来,把那一亿元划进了镇公所的账户里,柳芭嘱咐说:可不要再折腾大伙了。乌里扬诺夫被柳芭揭了老底,脸上却放出了得意的红光。

        见面会如期举行且大获成功,一切都在设计之中,一切都没有出乎乌里扬诺夫的预料。接下来的几个日程,是柳芭重游故地,也无非是到她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新走一走,看一看,以一个过来者和成功人士的身份和视角,重新定位一个自己和他人,重新写一番光辉业绩。

        这些柳芭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早已成了本地的旅游景点,有柳芭上小学时的课堂和桌椅,柳芭当护士时的护理站和病房,柳芭用过的医疗器械(主要是输液管,针头以及绷带之类)。当然,柳芭曾经的婆家就被忽略掉了,而柳芭的娘家则成了现成的最火爆的景观,她们家方圆一百米之内,都要买票才能走近。至于登门入室甚或与柳芭的直系亲属交谈握手,更是一般游客想都别想的殊荣。

        看着柳芭踌躇满志的样子,李春心里十分安慰。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随口嘱咐了柳芭两句,无非是注意身体啦,别太累着哇什么的,就和彼得罗夫一道上了路。

        李春此行的目的地是阿图斯加。自从刚刚复出时到阿图斯加来办胡敏英的事,李春还没有再踏上这片土地,这些年,李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琼花洲上“面壁思过”,其实就是花天酒地,养尊处优来着。李春想,既然这个地心能源一定要经过我李春才可以达成,那么,保养好我的身体,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他甚至搬出古代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比喻,把自己比作太阳。太阳不需要干具体的活儿,也不需要学会什么技术,他只要天天出来在天上转那么一圈,就是对世间万物的恩惠与德泽。李春也是这么想的,春风集团的业务有柳芭就顶住了,其他的各个分支都有人操办,那么他这个老总要做些什么呢,总不能为了干事就没事找事吧,何况,琼花洲上的日子是如此的美丽。

        阿图斯加,是春风集团建设的第一个样板区,现在,这样的新开区已在全球遍地开花,具体有多少个,连李春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打算找个机会,好好地转上一转,检阅一下自己的劳作成果,体会一把成就感。这次,就按照就近的原则,在柳芭故乡附近的阿图斯加吧。

        这次来阿图斯加,李春没有带他那架总裁专座,他坐的是彼得罗夫驾驶的家庭用的天马行空私家车。飞临阿图斯加上空,但见下面是一片整齐的市区,完全是新型的结构,每片居民区都不超过三五排房子,这些房屋像大海中的岛屿一般,被四周无边无际的绿色植被包围着,簇拥着。从空中俯瞰,与往日旧城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了那些纵横交错的路网。这些路网,在古代曾经被当作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发达的象征,人们只看到了交通方便,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道路占地这个问题。自从春风集团的天马行空计划实施以后,这类必须建筑在地表上的道路,就正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先是整段的调整公路被拆除,路面被于则玉的基建队用来做地基,搬运到需要建房的地方,废物利用。后来拆路的程序延伸到了铁路以及城市市区内的交通道路,人类的交通实现了全面的空中化。

        当行路不再需要迈步,道路占用的地表面积全方位地腾出来之后,人们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积就豁然开朗,无端地就增加了一大块。在阿图斯加建设之初,这个如何让人们走路的问题,就曾困扰过李春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人毕竟也是动物,是动物就要活动。天马行空系统的全面启用,把人的双腿束之高阁,成了闲家物,那么,随之而来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就足以导致大批文明病的暴发,诸如古代人类刚刚满足了口腹之欲时,暴饮暴食,吃出一系列心脑血管病一样,腿脚被闲置,同样会产生不可预料的不良后果。

        所以李春他们最早想到的是建立公园,让人们在闲暇之时,多到环境优美之处走一走。但这个方案很快被证实了无效。人们那与生俱来的懒惰,在物质条件优越之后,有了充分的可能性,在不迈步就能走天涯的时代到来之后,再也没有人肯费力气锻炼身体了。阿图斯加市区预留出来建设公园的绿地,多半被挪作他用。对此,李春大为恼火,指示技术部的人们研发一款强制措施,逼着人们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量。

        技术部的人也够损,他们把李总的这一要求,创造性地贯彻到了每一辆天马行空私家车的钥匙上。按照设计,私家车的钥匙每启用一次,就要消耗一定量的步行业绩,当一把车钥匙的步行业绩用完了,这辆车也就暂时不能启动。而这个至关重要的步行业绩,必须由钥匙持有者本人来完成。说得明白点,就是要把钥匙挂在腰间,走或跑到一定的步数,才可以让私家车重新开动起来。

        步行业绩的基本单位是千步,即每步行一千步为一个基数,每启动一次私家车消耗两个基数,也就是说,必须步行两千步,才能积累出启动一次天马行空所需的业绩。这个系统研制出来后,李春立即批准下发。立时,数以百万计的私家车统统瘫痪了,车主们极其不情愿地从舒适的沙发中站起身来,从温暖的小巢穴中走出来。与此同时,原本冷冷清清的花园绿地上,渐呈人满为患之势,一派热火朝天的锻炼景象。

        这些往事,都是天马行空实施之初的事了,距今过去了多少年,试点地区就是阿图斯加。当时,李春也到这里来视察过,也是像今天这样,由别人开车,在市区上空盘旋着看。今天依然是这样,彼得罗夫熟练地驾驶着他的私家车,李春俯瞰着市区,果然可以看到各个绿地的小径上,那些或快或慢的奔跑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天马行空私家车积累业绩。看到这些,李春会心地笑了,他问彼得罗夫是不是每天都要跑几圈?彼得罗夫说,倒不是每天都要跑步,他的做法是跑马拉松,邀上几个哥们一块,一趟就跑出一个月的业绩来。李春说那你的耐力应该是不错的啊。彼得罗夫笑了笑,算是回答。

        在出来之前,柳芭嘱咐过彼得罗夫,切不可在李总面前夸夸其谈,因为李总最烦那些言过其实的人。

        李春脑袋一发热,就想和安德烈一起跑一趟马拉松,彼得罗夫说不可以的,这种运动不是随便就能玩的,要好好热身,也就是要循序渐进,有个适应过程。彼得罗夫说得十分委婉,尽量不去刺激李春的神经,殊不知,这种劝诫本身就是针对弱者的,反而更加激起了李春跃跃欲试的兴头,他说我就不信,我也不老嘛,怎么就跑不动了呢?

        接下来,李春就不安分地视察了,他催促彼得罗夫:行了,降落吧,这个市区是我亲手建的,不用看我也知道,现在无非是比以前更好了一点,人也多了。

        来到地面之后,李春就换上了运动衣和运动鞋,彼得罗夫只好陪着他整理好行装,两人沿着贯穿市区的小径,由南向北,一路小跑过去。

        最初的五公里,李春轻松自如,一边跑,一边有意地和彼得罗夫拉话,意思之间透着不在乎,彼得罗夫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不扫他的兴。李春心里得意洋洋,心说话有什么呀,还说我跑不动!他边跑边欣赏路旁的景色。

        这种城间小径是专门为步行人预留的,宽度不超过两米,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行,平时也没有人在上面走。人们为积累业绩,通常是在公园里散步或慢跑,一旦走上城间小径,前后不着村店的,没有相当的体力支撑这下来。

        轻松穿过一片市区之后,二人就踏上了通往北市区的小径,这一趟足有二十多公里。彼得罗夫看了看李春,停下脚步不走了。他的意思很明白,怕李春坚持不下来。这时,李春也感到了一丝吃力,但也不十分严重,他感觉自己还有的是力气,真正的劲头还没有用出来哩。于是李春不领情,把手一招:

        走。

        彼得罗夫不走,他终于说话了:李总,我看,我们还是坐车吧,这段路很长的。李春说怕什么,我们也没有别的事,走起来再说。

        ;

        ~~b~~


  (https://www.7722wx.com/html/27995/125918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