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晏 > 第25章 海棠下佳人相谈

第25章 海棠下佳人相谈


纪昶才得知这个消息,甚至还是下面人告诉他的。他确实对盛顾言存了重用的心思,然而却也不会时时予以关注。昌陵侯手脚又极为迅速,等到人被迎进府里,纪昶才知道这么一回事。

        刚听闻,他先是感到难以置信,随即便是一阵怒火涌上心头。

        好个昌陵侯,不声不响的多了这么个儿子,他倒是好命,两个儿子文武双全,打得一手好算盘。

        至于盛顾言……纪昶想到此人,眸色微暗,有了昌陵侯府的出身,他是不是也有了什么别的想法?毕竟,世家豪门比起一个仅有状元之位的寒门子弟,显然能带来更多利益。

        早知如此,他便该给盛顾言安排个旁的职位,然而现在,估计传令之人已到了昌陵侯府罢。不过也无甚关系,盛顾言此人尚有可用之处。

        这般思索着,纪昶渐渐平复下来,然而两张面孔跳入脑海,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双胎兄弟?邵斐同盛顾言可是长得一点不像。虽说也有长相毫不类似的亲兄弟,纪昶仍然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对。

        他唤来自己的亲信:“你去查查,盛顾言的身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臣接旨,多谢公公。”

        盛顾言从这位黄公公的手中接过授官圣旨,缓缓起身。

        “盛公子不必言谢,盛公子人中龙凤,将来必定大有作为。”黄公公笑着道,眼角颊边都堆起了褶子。进士就官本为吏部所管,听闻唯独这位状元郎是圣上钦点,器重之意还不明显吗?哪怕是个九品校书郎,也是非同小觑的。

        是的,盛顾言被任命为崇文馆校书郎,明日就该去上职了。

        他原本还在思索自己会被分到什么职位,如今科举在齐朝的重视程度还很有限,绝大部分官职还是依靠门荫和荐举,除了一甲三人肯定会留在京中,其余不少进士都将被外放。虽说皇帝看似要重用这批科举进士,却也不可能一下子过分拔擢。

        然而校书郎这个职位不同,虽说是九品小官,却是受世人看重的清官,乃是仕途的标准起点,便是当朝宰相,也是从校书郎做起的。

        不过,纪昶知道他的身份后,想必还会对他另有一番检验罢。

        心思轮转,厘清现状后,盛顾言朝面前的黄公公浅浅笑道,示意无花将准备好的荷包塞到对方手中:“多谢黄公公吉言。”

        黄公公掂了掂手中不轻的分量,脸上的笑容更是扩大了几分。

        待到对方离开,盛顾言才拿着圣旨走回东篱院。

        东篱院虽说名为东篱,周围种的却并非菊花,而是一株株垂丝海棠。春日时节,深红浅粉的海棠花绽放在枝头,虽说花期将尽,仍旧不减风姿。

        只是这时,那海棠树丛里,明显有个来回走动的浅碧色身影。

        盛顾言停下脚步,凝视了片刻,见那人并未意识到有人到来,随即示意无花先回院中,自己却走了过去。

        “这花本来就没几枝,你再摘都要没了。”

        陆晏清原本正掂着脚试图摘下那枝头的海棠花,一道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猛地心下一惊缩回了手。

        她转过身来,看到眼前那张放大的俊脸,心下先是空白片刻,随后迅速后退两步,抵到了身后的树干上。

        “关你何事?”陆晏清回过神来,抬眸看向对方。

        微风轻拂,枝叶摇落,海棠花瓣打着旋儿,落在眼前之人的发间。乌发,雪肤,碧衫,红唇,鬓间浅粉的花瓣点缀,当真是一副活生生的花下美人图。

        盛顾言不合时宜地想到,从前在台州的时候,明明是豆蔻爱俏的年纪,这人却偏偏爱穿那些碧绿青蓝的颜色,就如同她现在这身一般。可他却觉得,她穿那些绯色淡蕊的衣衫才更显娇艳,就如这春日海棠一般,惹人怜爱。

        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来,想要拂下她鬓间的花瓣,看到这人下意识躲闪的姿态,才猛地清醒过来。

        别的不说,盛顾言面上功夫总是极好的,他丝毫不显尴尬地收回手来,像是无事发生一般:“你在我院子旁堂而皇之地摘花,怎么不关我的事情?”

        陆晏清只觉得这人好不讲道理:“在你院子旁边,又不是在你院子里,这花上还能写了你名字不成?”

        嗯,还是这副牙尖嘴利的模样,盛顾言感到一阵久违的熟悉,看来先前那副柔顺的皮囊果然是装出来的。

        陆晏清却是自己也没意识到,现下只有他两人在场,她说话便不同之前那般瞻前顾后,注意措辞,而是有什么便说什么。

        “别的姑娘都是葬花惜花,你倒是反其道而行之,做这摘花催花之事。”盛顾言垂眸看向她手中的花篮,已经铺满了一层刚摘下来的海棠花。

        “花开堪折直须折,这花如今都快落了。”陆晏清却没有半分不好意思,转而小声嘟囔道,“再说,我又不是让它们白白被摘,最后都会变成海棠枣泥酥的。”

        她自然不是闲得无聊一时兴起来摘花玩,是舞文说这海棠花可以用来做糕点,她又想着左右这花快谢了,还不如拿来给她物尽其用。嗯,陆晏清并不耻于承认她自己也想吃的事实。

        “海棠枣泥酥?”盛顾言倒是颇有兴味地重复了一遍,“是你想出来的新鲜花样?什么时候也拿来东篱院尝尝?”

        “凭什么?”陆晏清下意识地反驳这人。

        话语脱口而出,像是一下子回到台州那几年。她做糕点来孝敬母亲,母亲却总是让她分一些拿给这人。

        “辣手摧花以满足口腹之欲,想必并非闺中美名吧。”盛顾言也不恼,语气仍是一片温和。

        陆晏清却最看不惯他这副模样,装得像什么无欲的圣人一样,实际上还不是那些再俗不过的心思,冷笑一声道:“又是玩弄笔杆子的那一套?”先前在台州,这人便惯会用这一招,几番措辞就能扭转一人名声,如今中了状元,想来这功夫更是精进几分吧。

        盛顾言原本浅笑的面容却倏地一冷,他不是那等在意旁人说法的人,可不知为何,从眼前之人口中吐出的字句,却总能让他感到一阵不爽快。

        就像是……受不了自己被她看低,被她讽刺,受不了她这样看他的目光。

        他想,自己始终是记恨着陆晏清对他的那些话语的。

        只是没等他开口,却看到陆晏清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他手中的黄色卷轴上:“这是刚接了圣旨回来?封了个什么了不得的官职?”看似是询问,实则却是大半的反讽。

        这人刚中了状元,想也知道这圣旨是下来做什么的。

        盛顾言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向手中的圣旨,随后仿佛想到了什么,重新恢复了那副温润的神色:“不过是个崇文馆校书郎而已。”

        陆晏清刚要顺势出口嘲讽,却突然意识到什么,抿了抿唇止住了话音。

        这当然不是因为校书郎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官职,虽然它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起点,但也确实只是个小官。

        她没出声的原因,只是因为她想起来,自己的父亲陆定安也是从校书郎开始仕途的。

        十七年前,二十岁的陆定安年少英才,高中状元,又得到萧太傅的赏识,娶了萧太傅的嫡女,此后以校书郎的身份踏入官场,短短三年官至礼部侍郎。前半生的顺风顺水,却在此后迎来急剧的转折。

        接连被贬,举家流转,政治斗争失败的结果便是在官场失去立足之地。要不是这样,她们一家也不会来到台州——

        她也不会认识盛顾言。

        陆定安在明祐二十年被贬台州司马,虽说品级俸禄还勉强看得过眼,但手中并无实权,没什么职事可管,完全处于被架空的状态。

        就在这种终日无事的状态下,陆定安不知怎地晃到了三清巷,认识了盛顾言,甚至对其升起爱才之心,亲自点拨教导。

        陆晏清对自己的父亲颇有不满,但于才学上却是没什么可说的,她从小接受来自父亲的启蒙,后来来了个盛顾言,陆定安便常常将两人放在一块教学。

        某种程度上讲,陆定安可谓是盛顾言的老师,而陆晏清同盛顾言,也是有着同学之谊的。

        一样的状元出身,一样的校书郎起点,盛顾言仿佛再次踏上那道人生轨迹。

        陆晏清心下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她对自己父亲的感情着实复杂,半晌没有出声。

        倒是盛顾言轻笑了一声:“如此这般,也算是不负恩师罢。”陆定安确实是他的恩师,他的诗文章法、才学成就大半要得益于对方。

        “最好如此。”陆晏清好一会儿才吐出四个字来。不负恩师?目前看来是这样,可今后却难说。

        春风阵阵袭来,枝头的海棠已被吹落了大半,只余少许仍在风中摇曳。陆晏清已息了摘花的心思,也没再顾及这人,她试图转身离开,却感到一阵疼痛从脑后传来,原是头发同海棠枝叶缠绕到了一块。

        陆晏清一手挽着花篮,另一只手朝脑后拨弄了几下,却始终没解开缠绕的发丝,就在她感到些许不耐之时,另一只手搭了上来。

        盛顾言轻抚过那人柔荑,指尖微微战栗,却很快动作了几下,解开了缠在海棠叶上的发丝。

        陆晏清再抚过脑后,已无枝叶的牵连缠绕。

        “多谢。”陆晏清没看那人的目光,极轻的声音几乎要飘散在空中。

        盛顾言看着熟悉的侧脸,也没阻拦这人离开的步伐,只是道:“既要言谢,便拿你那海棠枣泥酥来罢。”

        目光追去,陆晏清脚下的步伐顿了顿,他知道她是听到了的。


  (https://www.7722wx.com/html/76824516/329795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7722wx.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7722wx.com